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每周至少吃一个全蛋,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周至少吃一个全蛋,有助于降低痴呆风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auyx.au/news/details/276928

鸡蛋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但你真的了解如何正确食用鸡蛋吗?最新研究表明,每周至少食用一个全蛋,特别是包含蛋黄的全蛋,可以显著降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风险。

2024年7月,《营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探讨了鸡蛋摄入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每周食用1个以上全蛋(含蛋黄)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降低了47%。此外,研究还发现,每周食用超过1个全蛋与脑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风险降低49%相关。

这项研究调查了1024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并分析了其中578名死者大脑中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情况。结果发现,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周食用超过2个鸡蛋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延后34%。

鸡蛋为什么有助于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研究分析表明,鸡蛋对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的影响中,有39%是通过膳食胆碱介导的。胆碱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参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合成,后者在记忆和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鸡蛋正是胆碱的丰富来源,尤其蛋黄里。

100克鸡蛋中的胆碱含量大约为251毫克,营养学会推荐胆碱的日摄入水平为成年女性(425毫克)和成年男性(550毫克)。算下来,如果每天吃1个鸡蛋就能够提供每日需摄入的一半胆碱量。

蛋黄的营养价值

有些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黄,认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对身体不好。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 首先,人体中的胆固醇并不都是从饮食中来,只有25%是通过食物摄入,其他的都是肝脏自身合成的。因此,血清胆固醇含量的高低与摄入的总量没有太大的关系。
  • 其次,蛋黄中还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卵磷脂,吃了还可以帮助人体能自动调节胆固醇水平。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鸡蛋不会引起血清胆固醇升高。即使少部分人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也不会升高,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蛋黄比蛋清的蛋白含量还高,且维生素、矿物质几乎都存在于蛋黄中。而且,蛋黄还富含磷脂和胆碱,其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只吃蛋清不吃蛋黄可就亏大了。

如何科学食用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蛋类40-50克,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

  •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但是身体肝肾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负担。

更推荐吃水煮蛋,因为其烹饪温度低、不放油,能够极大地保留鸡蛋的营养元素。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

鸡蛋的储存建议

鸡蛋需要科学保存,切勿盲目“囤货”。鸡蛋的保质期与温度、存放环境有关:2℃-5℃条件下冷藏,最好在40天内吃完;冬季室温下储存,尽量在15天内吃完;夏季室温下储存,尽量在10天内吃完。判断鸡蛋是否变质的简便方法是闻味道,若有腐臭味则表示鸡蛋过了保质期。不过并非鸡蛋没有异味就可以长期储存,鸡蛋存放越久,营养流失越快,所以需要尽早食用。

哪些人不适合吃鸡蛋?

  • 确定对鸡蛋过敏的人(过敏不是凭感觉,而是经过正规大医院检查),一定不能吃。
  • 有肝肾疾病的人,建议咨询营养师意见后再看能不能吃、吃多少、怎么吃。
  • 有胆道、胰腺疾病的人,也要在专科医生及营养师指导下,看能不能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