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古代墓葬形制:黄肠题凑是什么?与金缕玉衣相比哪个更高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古代墓葬形制:黄肠题凑是什么?与金缕玉衣相比哪个更高级?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4576576_121645230

在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是最为著名的两种墓葬形制。它们不仅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艺。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独特的墓葬形式,揭示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

汉代以后受到儒家“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影响,封建统治阶级的总头子皇帝,活着的时候,不但要享尽荣华富贵,死了以后,还要为自己修建极其豪华奢侈的陵墓,还要给自己安排极为豪华的葬礼,尸体上还要穿上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示意图

于是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这样的墓葬形制纷纷出现。

汉代的墓葬讲究厚葬,所以皇帝、贵族的随葬品极为丰富,而且极为珍贵。按照汉朝的制度规定金缕玉衣和黄肠题凑的礼仪只有皇帝能够享受,得到皇帝特别批准的个别功臣勋戚才能享受。

先说这个金缕玉衣,它就是收敛皇帝尸体的衣服。古代人认为,玉可以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依靠玉的保护尸体不会腐烂,所以就做成玉片,把黄金制成金丝,用金丝贯穿玉片制成金缕玉衣。

这是皇帝独享的,其他的贵族只能穿银缕玉衣,望文生义的解释就是用银丝贯穿的玉片制成的收敛尸体的衣服。其他的官僚只能穿铜缕玉衣,就是用铜丝贯穿玉片制成的收敛尸体的衣服。

金缕玉衣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了三国时期,曹丕下令禁止使用金缕玉衣。从此以后金缕玉衣基本上就消失了,前后大概经历了400余年。


金缕玉衣实物图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金缕玉衣20多件,其中中山靖刘胜和他妻子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年代最为久远。

封建社会流行的厚葬制度其实是非常腐朽落后的一种习俗,把大量的物质财富埋藏在地下一方面加重了劳动人民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大量的物质财富毁坏,难以产生出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

此外还容易引起盗墓现象,所以自古以来很多皇帝、贵族的陵墓保存完好的极为少见,大部分都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

而黄肠题凑也是一种墓葬形制,是用柏木经过抛光,紧密结合,形成的一个椁室的施工方法,这个黄肠题凑最早出现在周朝,明确的历史记载出现在汉朝的霍光身上,霍光的陵墓就采用了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结构示意图

之所以叫黄肠题凑,就是因为使用的是大量的柏树心,把柏树去皮抛光以后取出木心,颜色是金黄色,这叫黄肠。题凑,是因为把柏木木头朝内紧密结合,形成一个严密封闭的空间。

这其实是和金缕玉衣相互联系的墓葬形式,同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黄肠题凑是天子享受的葬礼,用柏木堆垒成围着棺椁的围墙,加盖顶板,形状入一个房子,外面有便房,里面放有大量的陪葬品。

根据汉代的墓葬制度,黄肠题凑与金缕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单的来说,金缕玉衣是对尸体的一种保护,只不过用料极为考究,制作极为复杂,规格极为高贵;黄肠题凑是对棺椁的一种保护,只不过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工程巨大。

之所以要这样的礼制目的,就是彰显皇帝的尊贵地位和高贵身份,同时黄肠题凑还可以起到保护换地棺椁的作用,对盗墓贼有一定的防范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料取代了木料,出现了黄肠石,这也有防盗墓的考虑,真正的黄肠题凑逐渐消失在历史的云烟深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