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前胡,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等症状。其用法用量为3~10g。
前胡的功效与作用
降气祛痰:适用于痰热壅肺、肺失宣降之咳喘胸满、咳痰黄稠量多等症状。常配伍杏仁、桑白皮等使用,如前胡散。因其性微寒,也可用于湿痰、寒痰证,常与白前配伍。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身热头痛、咳嗽痰多等症。常配伍桑叶、牛蒡子等。对于风寒咳嗽,可配伍荆芥、紫苏等。其特点在于能宣能降。
前胡主治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外感、痰热阻肺、肺气失降所致的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等症。现代临床还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前胡现代药理研究
- 具有祛痰作用
- 具有抗溃疡作用
- 具有解痉作用
- 具有钙拮抗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包括扩张冠脉、抑制心肌、降压等
- 具有抑制肠管收缩的作用
- 可升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 具有耐缺氧作用
- 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 具有抗肿瘤作用
- 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或促进作用
前胡成分
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如白花前胡甲素、乙素、丙素、丁素,以及紫花前胡甲素、乙素等;还含有阜苷类与挥发油类等。具有祛痰、平喘、镇咳、解热、抗炎、镇痛及对心血管系统作用与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改善肺循环等作用。
前胡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为5~9g,水煎服。
前胡的禁忌
- 恶皂角,畏藜芦
- 阴虚火旺、寒痰咳喘者不宜使用
- 不宜使用鲜品,因有致日光性皮炎、皮肤烧灼样疼痛、水肿、头昏、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前胡选方
解表散风:前胡、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去渣,取汁。饭后1小时再服。
治骨蒸劳热:前胡、胡黄连各5g,柴胡10g,猪脊髓1副,猪胆1个。猪脊髓处理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前胡、柴胡和胡黄连一起炖煮至熟,,除去药渣,加入猪胆汁一起食用。
治咳嗽涕唾粘稠、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川贝母、桑白皮各50g,麦冬75g,杏仁25g,甘草0.5g。将以上6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20g,加少量生姜水煎,去渣,取汁,不拘时服,温服。
治肺热咳嗽、疫壅、气喘不安:前胡、麦冬、芍药、麻黄各75g,川贝母、白前、枳壳、大黄各50g。将以上8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5g,水煎,去渣,取汁,饭后温服。每日两次。
治疗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前胡、杏仁、桑白皮、贝母、麦冬各9g,甘草5g,水煎服。
治疗痰浊壅盛,恶心呕吐:前胡、杏仁、半夏、陈皮、甘草各10g,水煎服。
治疗麻疹并发肺炎:前胡12g,毛冬青20g,甘草6g,水煎服。
治疗风热咳嗽:薄荷、前胡、牛蒡子各7.5g,蝉蜕5g,淡豆豉20g,栝楼壳10g,水煎服。
治疗肺热咳嗽有汗:前胡12g,桑白皮、地骨皮各10g,水煎服。
发汗解表,消疮止痛:前胡、柴胡、羌活、独活、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考各4.5g,甘草1.5g,水煎服。
治疗风势感冒,咳嗽气急:前胡、白前、桑叶、杏仁、桔梗各9g,薄荷、牛蒡子各6g,甘草3g,水煎服。
治疗风火喉闭,锁喉风:苏子、前胡、赤芍、甘草、桔梗各10g,玄参、连翘、浙贝母各7.5g,水煎服。
前胡药用部位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
前胡选购保存
以条整齐、粗壮、质柔软、断面黄白色似菊花心、香气浓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