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岗”真相大揭秘!二胎妈妈求职记:千般辛酸无人懂
“妈妈岗”真相大揭秘!二胎妈妈求职记:千般辛酸无人懂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二胎妈妈选择重返职场。然而,她们在求职过程中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讲述一位二胎妈妈阿红的真实故事,展现了她们在求职过程中的辛酸与坚持。
穿上奢华,准备重新出发
阿红涂上很久未使用的名牌口红,翻出几年前的衣服,背上闲置多年的奢侈品包,对着镜子微笑。她正准备外出参加面试。
她是一位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怀孕后,她选择辞去律所的工作,选择在家照顾自己的孩子。拥有硕士学历、出色的工作经历、年轻美丽的外表以及丈夫家庭的经济支持,这些都是她在2020年做出辞职成为全职母亲的信心来源。当时距离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仅过去了四年。
重返职场之路
作为曾经的职场女性,她从未放弃继续工作的想法。虽然在生老大时辞去了工作,但这并没有阻止她重新踏上职场。当“二宝”开始上幼儿园后,她决定再次重返职场,却发现自己的求职议价能力下降了。从律所、前台,到接线员,如今她正准备去书店担任分拣员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与1292家招聘单位沟通过,投递了84份简历,然而在招聘软件上,“待面试”状态却一直是0。
面临着起步不顺利的情况,阿红开始调整自己的求职预期。最初,她设定了几个必要条件:工作要稳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优先考虑;距离家不超过5公里;上班时间朝九晚五或朝九晚六,周末必须双休。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她才认为可以平衡事业与家庭,有时间早上送孩子上幼儿园,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人也提出要求:找工作可以,但必须是无加班且能接送孩子的工作。为了符合这些条件,她也做出了妥协,愿意转行从事文员、行政或新媒体文案策划等工作,而不再坚持从事律师这一专业。
奋斗、坚持与挑战
经过设定目标、完善简历后,阿红开始在各大招聘平台投递简历,穷尽了所有能想到的渠道。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她发现自己的简历屡遭冷落,多数企业未给予回复,有些甚至直言她的年龄或学历不符合要求,扼杀了任何面试机会。
面对这样的困境,啊红感到失落,但却并没有退缩。她越挫越勇,不断完善简历内容,调整与人力资源主管的交流方式,每天刻苦寻找职位信息,放宽工作地点范围,愿意接受7公里内的工作,却依旧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阿红心中充满焦虑,在每日不看100个招聘信息就无法入眠,第一次感受到高等教育学历和丰富工作经历并未如她预期般受重视。
然而,经过无数次的努力,终于迎来了首次入职机会。可当阿红前往公司时,因长时间照料孩子,导致车技生疏,不慎撞到面试公司员工的车,还未领取第一个月工资前就不得不赔偿3000元修车费。对这家单位缺乏友好待遇的体验让她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决定另寻新工作机会。
坚韧、挑战与转机
阿红决定前往参加地方政府派遣文员岗位的面试。经过层层筛选,她迎来了一位女领导的“终面”。令人意外的是,女领导并未询问她的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而是关心起她的家庭情况:住址、孩子年龄、是否能接受加班等。得知啊红有两个孩子后,女领导停顿了一下,遗憾地拒绝了她的应聘。
在另一次面试大型商场企划部岗位时,人事主管深入了解了啊红的育儿和家庭状况后,表示她年纪较大,需照顾两个孩子,可能无法灵活加班,再次错失机会。
一天晚上,在地下车库里独自哭泣的啊红,这几年全职带娃已耗尽之前的积蓄,不得已向丈夫求援,每月零花钱仅有2000多元。经济地位影响着她在家中的地位,感觉与社会渐行渐远,无法跟上同学聚会上的话题,陷入尴尬。
在顿悟之际,啊红不得不降低求职标准,想着去便利店、咖啡馆或快餐店应聘前台或店员。然而,发现这些工作都需要“三班倒”,包括夜班,长期如此可能会拖累家庭责任。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求职艰辛,她曾一度动摇放弃。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一家公司为她提供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人事专员,负责招募剧本杀工作人员和娱乐主播。这份工作为啊红打开了新的职场大门,虽然曾历尽坎坷,但她依然坚定向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
艰辛、挫折与迷途
啊红接受了一位年轻“90后”主管的面试,对她的工作经历表示满意。这位主管告诉阿红:“我们老板希望拥有家庭和孩子的‘宝妈’,这样的人才更加稳定、踏实。” 这番言论让啊红感到得到了人生中难得的理解和认可,于是决定尝试一下这份工作。
在试岗期间,老板为阿红描绘了美好未来,表示公司计划扩大业务开设餐厅、酒吧等。虽然刚起步的公司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但老板强调理解阿红家庭状况,保证会提供支持。这让阿红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于是毅然接受了这份工作。
然而,不久后,事态发生了变化。两个月的忙碌后,剧本杀项目搁浅,公司要求啊红专心招聘娱乐主播,取消了双休日,底薪也被降低。面试时的承诺渐渐虚空,令阿红心灰意冷。
最终,啊红与另一位同期入职的“宝妈”同事决定离职。然而,公司不发放工资,企业负责人态度大变,明目张胆地表示无意支付。啊红与同事一起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但由于缺乏足够证据,只能束手无策。为了争取应有的工资,阿红多次奔波于劳动监察部门,却陷入了无力回天的困境。
看到新闻报道称广东推行“妈妈岗”大获成功,阿红开始探索周边地区的机会。然而,她发现当地的“妈妈岗”多为客服工作,主要涉及电话营销信用贷款等相关业务。尽管公司口头承诺上班时间灵活、有底薪保障,但实际工作条件与前期许诺大相径庭。
通过多次尝试,“妈妈岗”工作让阿红意识到艰辛,每天不断拨打电话,完成任务才能获得报酬,一旦未达标就遭到扣除。在这些挫折和误导中,啊红深陷职场困境,曾一度迷失方向,写下“一地鸡毛”四个字在求职日记里。
迷失、追求与自省
在职场的曲折中,阿红接触到了一些“网红”开设的求职课程,宣称能够帮助“宝妈”们实现独立、月入十万的承诺。这些诱人的话术让不少宝妈们心动,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改变。然而,经历过付出学费却未见回报的阿红及周围宝妈们的例子,让她开始怀疑这些所谓“重启人生”的课程。
人力资源专业人士指出,“宝妈”们由于渴望找到工作,往往成为骗局的容易受害者。因为她们迫切需要经济独立,希望减轻老公的经济压力。阿红亦身处求职困境,放低了要求,甚至愿意接受离家近、单休和加班等条件。
随着求职范围的扩大,阿红开始获得更多面试机会,包括社会组织编辑、新媒体专员以及网站记者等工作。一些雇主并不介意她身为“宝妈”,这些职位急需人才,但薪资只高于最低标准一点。
然而,当阿红想要尝试时,却遭到了丈夫的反对,对于微薄收入是否值得、孩子接送问题和加班难题,他提出了质疑。阿红只能无奈自嘲,仿佛将之前伸出的羽翼又束缚回了原位,面对种种考验,她开始反思逐渐模糊的自我和迷失的方向。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家庭主妇中近90%在社交平台上具有活跃账号,其中占比最高的年龄段为25-40岁。这一群体在网络上扮演着重要的"妈妈岗"角色,既是家庭的组织者,也是信息传递者,其次,在对"妈妈岗"真相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公司存在对二胎妈妈的就业歧视现象。一些公司担心二胎妈妈会频繁请假、工作效率降低,因此不愿意雇佣。也有部分企业认为二胎妈妈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更强,愿意提供更多支持。
各位朋友,你们是怎么看待二胎宝妈重出职场求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