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从用人之道到制度变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从用人之道到制度变革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4922877_121822828/?pvid=000115_3w_a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曹操以"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开创了曹魏政权的人才选拔新纪元。这一政策不仅帮助曹操在群雄中脱颖而出,统一北方,更为后世的人才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

为了适应战争和重建北方地区的需要,曹魏在政治制度上也实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首先从人才选拔制度上开始。
曹操崛起于东汉末年群雄角逐、胜者王败者寇的时代,并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能否得人才成为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东汉以来的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内容的察举制度,一方面已流于形式,充满着弄虚作假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天下大乱,人才流移,也使这种察举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曹操果断地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从建安八年(203年)至二十三年(218年),他连续五次下令求贤,指出不论身份贵贱,品德如何,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便可选拔为官。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大批有才能之士被不拘一格地吸收入曹魏集团,为曹操由弱至强、统一北方奠定了人才基础。

"唯才是举"是曹操改革旧人才制度的核心,但他并未完全摒弃旧制度中的合理部分。在《论吏士行能令》中,他提出了"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人才方针。特别是在赤壁之战后,其政策由对外征讨转为对内经营,其用人政策也开始向德才并举转化,史载此期他任用毛玠、崔琰主持选举,"拔贞实,斥华伪,进逊行,抑阿党。诸宰官治民功绩不著而私财丰足者,皆免黜停废,久不选用"。这一方针,是适合当时巩固统治、整顿吏治、建立清平政治需要的。但由于在实行中矫枉过正,实际上形成了"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的局面。这一结果,违背了前期"唯才是举"的精神,也为后来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开了先河。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