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太阳升白露逝 | 你或许不知道的《日出》创作契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太阳升白露逝 | 你或许不知道的《日出》创作契机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5945415_121119370/?pvid=000115_3w_a

1936年,曹禺先生继成名作《雷雨》之后,再次超越自己,创作了由黎明、黄昏、午夜、日出四幕组成的《日出》。这部作品寄托了作者对于“损不足以奉有余”之现实的强烈控诉与批判,以及对东方红日的迫切期待。

创作《日出》的契机

1935年10月,一个常年客居天津法租界高级旅社惠中饭店的交际花,因靠山破产自杀了。而周旋在她身边的各色人等瞬间便作星散。这让彼时频繁出入惠中饭店的曹禺怦然心惊。他立马想到就在头一年的2月12日,年仅22岁的明星影片公司女演员艾霞因不愿“随俗浮沉,同流合污”(柯灵语)服毒自尽后,联华影片公司虽在一年后便拍出了以艾霞为素材的左翼影片《新女性》,然而正当此片轰动之时,其主演才华横溢倾倒众生的影星阮玲玉却因“人言可畏”,亦于半年前服毒玉殒。

在一年多时间内,接连闻见了多起红颜薄命事件,曹禺在震惊之余一下子便勾起了在心中盘桓多时的创作冲动——写一部“敲碎技巧”“不太像戏”的“较为深刻”的新戏,用以摆脱“对于《雷雨》的厌倦”。而发生在惠中饭店的交际花之死和此前两位影星自杀于十里洋场的悲剧,以及围绕在她们身边醉生梦死的众生相,又恰恰暗合了他两年后的追忆:“这里,正是用着所谓‘横断面的描写’,尽可能的,减少些故事的起伏与‘起承转合’的手法”,让“每个角色都应占有相当的轻重”,“合起来,他们造成了印象的一致”。至于这“一致”的“印象”,便是“希望献与观众的,应是一个鲜血滴滴的印象,深深刻在人心里,也应为这‘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并由此引发出“魄动心惊的一句切齿的誓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