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儿童喂药 “雷区” 知多少?正确用药守护孩子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儿童喂药 “雷区” 知多少?正确用药守护孩子健康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3022880_121970348

在育儿过程中,正确用药是保障孩子健康的关键。然而,许多家长在给孩子喂药时,往往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可能影响药效,还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儿童用药过程中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帮助您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

在育儿路上,给孩子喂药是每位家长都可能面临的问题。然而,许多家长在喂药时,往往因为不了解正确的用药方式,而无意中踏入了误区,导致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喂药误区,以及如何正确给孩子喂药,助力孩子更快康复。

误区一:胶囊变“汤药”,药效打折扣

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会选择将胶囊内的药粉溶在水中给孩子喝。然而,这种做法却可能适得其反。胶囊剂型的设计往往有其特殊原因,如掩盖药物不良味道、保护药物稳定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等。一旦打开胶囊,这些优势便荡然无存。特别是对于肠溶胶囊和缓释、控释胶囊,打开服用不仅会导致药物失效,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优先选择已制成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等适合儿童服用的剂型。若确实需要服用胶囊,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认是否可以打开服用。对于可打开的胶囊,可将其内容物溶于少量温开水中制成混悬液服用,但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药物稳定性。

误区二:“一日三次”=三餐时间服药?

很多家长看到医嘱上的“一日三次”,便自然而然地将其等同于三餐时间服药。然而,这种理解并不准确。药物的服用时间间隔,大多是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来确定的,旨在维持体内药物浓度的平稳,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正确做法:原则上,“一日三次”应理解为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作息习惯,适当调整服药时间,如早上6时、下午2时、晚上10时等,以尽量接近每8小时一次的间隔。当然,并非所有药物都必须严格遵循此间隔,特殊药物如助消化的胃蛋白酶散,可能需按三餐时间服用。

误区三:牛奶果汁送药,隐患多

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家长常常会用孩子喜欢的牛奶、果汁等饮料来送药。然而,这种做法却可能带来诸多隐患。牛奶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果汁的酸碱性则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正确做法:除非药品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否则绝大多数药物都应使用温开水送服。对于活菌制剂等特殊药物,虽然可用牛奶送服,但需注意牛奶温度不宜过高。此外,铁剂可与果汁同服以促进吸收并改善口感,但仅限于特定种类的果汁和铁剂。

额外提醒:药片能否掰开、碾碎?

药片的服用方式也需根据药物类型和制剂工艺来判断。普通片和分散片在必要时可以掰开或碾碎服用,但包衣片、肠溶片和缓释、控释片则不可随意掰开或碾碎。家长在给孩子喂药前,务必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正确的服用方式。

漏服药物怎么办?

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前提,但总会有忘记吃药的情况出现。这就涉及漏服或晚服药物时该怎样补救这一复杂的问题。每位患者的服药量、漏服次数、延迟服药时间等都可能不同,这使得补救措施无法一概而论。其次,不同服药间隔的药物,比如一日一次服药和一日三次服药,漏服一次的影响程度区别很大,补救方法也不同。

因此,发现漏服药物时,除非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到补救措施,否则家长不要自行采取补救措施,尤其不可让孩子补服加倍剂量的药物。

给孩子喂药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用药方式和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帮助孩子更快康复。同时,在给孩子用药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孩子的用药安全,用正确的用药方式守护孩子的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