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离与职场:从情绪中找到方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离与职场:从情绪中找到方向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sinat_33718563/article/details/143989122

不想工作?精神离职可以看成是一种自我解离状态。

解离:自我保护的机制,但非最佳选择

解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常发生在个体面对极端压力、创伤或不可接受的情况时。它可能导致意识、记忆、身份或对环境的感知出现断裂或分离,甚至包括认同感、感知觉或现实感的丧失。这种机制看似在短期内减轻了痛苦,却未能真正解决问题,是一种本能却非最佳的应对方式。

职场的三种难受情绪:厌倦、焦虑、失落

在职业生涯中,最常让人感到难受的三种状态是:

  • 厌倦:面对过于重复的任务,逐渐失去动力。
  • 焦虑:感到能力不足、资源不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 失落:缺乏价值感,核心需求未被满足。

如果发现自己状态不好,可以尝试先问自己:“我的情绪属于哪种状态?”这是从情绪入手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比如,厌倦可能源于失去掌控感或意义感;焦虑则可能是心理提醒你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失落往往意味着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找回情绪掌控:理解情绪背后的模式

人感到情绪低落,往往是因为陷入了某种固有模式。想要走出情绪,需要学会观察和跳脱这种模式。

  • 情绪—认知—模式的路径: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认知,每种认知背后隐藏着行为模式。例如,重复的失败会形成固定思维,而觉醒的过程则是看见情绪、理解认知、识别模式。
  • 找到锚点:例如,会议室的摄像头让你凝视内心,树叶的四季变化教会你接受人生的自然规律。生命本就是“生生不息”,有好有坏、有顺境有困难。业务的起伏只是节气的一部分,无需将短期波动过度放大。

任何的调整,都是从认识自己的情绪开始,然后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小小的改变。

如何过好下班后的4小时?

下班后的时间对一个职场人的意义不可忽视,这段时间可以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状态。

常见的下班模式包括:

  1. 财务型:利用业余时间接私活,增加收入。
  2. 发展型:学习技能或积累经验,为职业生涯助力。
  3. 探索型:尝试新领域,为未来打开更多可能性。
  4. 能量补充型:平衡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或锻炼身体。

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主动性是核心。很多人在上班时被动接受安排,导致心理疲劳,而主动选择做一件事情,反而可以为自己补充能量。休息的本质是让自己切换到主动模式,而非继续被动地消耗自己。

目标设定:从“小目标”到“长期规划”

设定目标时,切勿给自己过高的强度。目标的大小应与时间和资源匹配:

  • 长期目标:设立高远的方向,为未来定下基调。
  • 短期目标:小到不可能失败,确保阶段性成功感。

通过小步快跑积累信心,才能为更大的目标奠定基础。

职场的本质:从被动到主动

自由职业表面上意味着自由,但本质依然是一种职业。你需要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而不是简单地逃避规则。实际上,所有职业的核心都在于视角转换:

  • 你可以认为自己是被动的打工人,也可以选择视角,看到自己通过这份职业索取技能和价值。
  • 职场的觉醒在于发现,这不仅是别人的舞台,更是你可以演绎自我剧本的地方。

将人性融入职业:成为超级个体

现代职场的优秀个体,不再将人性割裂于职业之外,而是让人性成为职业价值的一部分。无论是输出的成果还是回馈的意义,都带有人性化的痕迹。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职业与自我节奏的平衡。

写自己的剧本:主动定义职场与生活

最终,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剧本,去不同的舞台演绎人生。无论身处何种职业环境,主动性、情绪觉察和节奏感,都是掌控生活的关键。带着这些意识,你可以在职场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实现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