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脑如何通过内感受性引导道德决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脑如何通过内感受性引导道德决策?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u011661076/article/details/145061217

不伤害他人是人类道德的基本原则。基于行为后果的伤害厌恶被称为功利主义,而关注行为本身的伤害厌恶则与道义论相关。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内感受性加工如何影响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决策的神经处理过程,揭示了大脑如何利用内感受信息来引导道德决策。

研究背景

不伤害他人是人类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并且已有研究证实,伤害厌恶在道德决策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行为后果的伤害厌恶观点被称为功利主义,而基于行为本身的伤害厌恶则称为道义论。道德心理学利用假设性的道德困境来探讨人们如何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做出权衡和决策。

在经典的电车困境中,人们被问及是否愿意按下开关,将正在行驶的列车转向另一条轨道上,虽然这样会导致一名工人死亡,但可以拯救原轨道上的五名工人。持功利主义观点的人会支持按下开关,而持道义主义观点的人则不支持按下开关。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了一种称为心跳诱发电位(HEP)的技术来测量心脏内感受加工。二十七名参与者被要求在面对个人和非个人道德困境时做出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决策,这些困境涉及直接与间接的伤害行为,同时记录他们的脑电图(EEG)和心电图(ECG)。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个人与非个人道德困境之间的HEPs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相比之下,无论困境类型如何,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决策之间的HEPs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情境阶段,中央后部电极在R峰后110-172ms出现了显著差异;在决策阶段,右侧额颞区电极在R峰后314-404ms出现了显著差异。

图1B-F.行为结果。

结论

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情绪在道义主义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的先前结论,还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决策可能与大脑皮层内感受加工的增强相关。这表明,在道德决策过程中,个体会依赖身体内部的感觉信号,这一发现支持了躯体标记假说。此外,个体如何调节和处理这些内感受信号,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是首个证明内感受信号在大脑中参与指导道德决策的研究。

参考文献:Cui, S. and Nakano, T. (2024), Interoceptive Brain Processing Influences Moral Decision Making. Hum Brain Mapp, 45: e70108. https://doi.org/10.1002/hbm.70108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