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真爱无须争高下:苏东坡与生命中的三位女性
历史的尘埃——真爱无须争高下:苏东坡与生命中的三位女性
苏轼的一生,不仅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更与三位女性谱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从青梅竹马的王弗,到患难与共的王闰之,再到红颜知己王朝云,这三位女性以各自独特的方式陪伴着苏轼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在大文豪苏轼的一生中,有三位重要的女性:第一任妻子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侍妾王朝云。她们在不同时期,陪伴着苏轼走过人生的不同境遇。
在时间上,王弗未与后两位同在东坡身边,后两位却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18年。这固然有着封建社会妻妾制度的大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闰之与朝云的豁达与善良。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分得出轻重与先后。对苏轼而言,王弗是美好初恋,青春怀念;王闰之是患难之妻,烟火内助;朝云则是红颜知己、精神伴侣。对这三位女性的爱,应是不分仲伯,各有千秋。
苏轼与王弗、王闰之的故乡——四川眉山
王弗幸也不幸。所幸,她在最美好的年华与苏轼相识相伴,16岁嫁于19岁的苏轼,从此,红袖添香,共读诗书,经历了夫君金榜题名、仕途起步的高光时刻。当年在苏轼为母守制结束、带着全家出川进京时,年轻的她该是多么的幸福和喜悦。虽然不幸27岁病逝,却也因此躲开了苏轼之后所有的颠沛流离,将初恋与青春最美好的记忆留给了苏轼。
王闰之是苏轼生命中至暗时刻的光与烛。王弗死后不到一年,苏轼父亲去世,他独自带着幼子回到故乡眉山。不久,王闰之走进苏轼的生活,从此陪伴他从眉山到开封,再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汝州、常州等地,经历了苏轼被捕入狱的惊恐、黄州贬谪的艰辛、回朝为官的荣耀,以她温厚的性格、贤良的品德在苏轼最跌荡起伏的25年间,贵贱无别,宠辱不惊,成为他最温暖的依靠与支撑。
王朝云与苏轼更多精神层面的共鸣与相知。苏轼外放杭州时,与朝云相识,收为苏家侍女。在他被贬黄州时,朝云坚持随行,18岁纳为侍妾。朝云自幼家境清寒,沦为歌妓,进入苏家后,帮王闰之一起,承担家务,照顾老小。也许是苏家给了她家的温暖与安定,也许是苏轼的才华与她心有灵犀,她将自己的一生托付于此。王闰之去世的第二年,她一路跟随苏轼流放岭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图片说明:苏轼曾携王弗在陕西凤翔做官,后人在东湖修建鸳鸯亭纪念苏轼夫妇
后人常揣测:这三位女性,苏东坡到底爱谁更深?
对王弗,他写下著名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对王闰之,他有“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的深情祭文。
对朝云,他以“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是归”为念,在其墓前题下“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如此的深情怀念,你能分得出孰轻孰重?谁多谁少?
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许苏轼与这三位女性之间有着本质的相同,才能互相吸引,彼此聚合。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相互影响,彼此渗透,将善良的天性、豁达的心胸与悲悯的情怀演绎成彼此相敬相爱、相互扶持的家庭氛围。
虽然,历史对这三位女性以及她们与苏轼之间的故事留下记载的不多,但从有限的文字记录和他们一起走过的坎坷岁月,不难想像出这三位女性至善至美的形象。
王闰之、王弗陪同苏轼在黄州雪堂度过艰难的贬谪时光
王弗出身诗书世家,颇通文墨,苏轼赞她“敏而静”。婚后两年,苏洵带苏轼兄弟进京赶考,王弗作为长媳照顾苏母,担起家事。第二年苏母去世,她一边料理诸事,一边捎信到京城,当苏家父子返回故里时,只见房屋破败,景象凄惨,可想一个女流之辈怎样地在家支撑!随丈夫出川后,她不仅承担所有家务,而且经常叮咛初出茅庐、率直冲动的丈夫谨慎为人、小心做事。她病逝后,苏洵叮咛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 并命苏轼日后将她葬于苏母旁边。
王闰之没有王弗与朝云的才情,却用一颗质朴的心和柔韧的肩膀承担起所有的生活重负,尤其对王弗的儿子苏迈,对侍女朝云,给予了人间不同的爱与温暖。所以,她不仅得到苏轼“惟有同穴”的承诺和“三子如一,爱出于天”“得失如一,随遇而安”的赞美,而且,苏辙也先后写下《祭亡嫂王氏文》《再祭亡嫂王氏文》,用“贫富戚忻,观者尽惊;嫂居其间,不改色声;冠服肴蔬,率从其先;性固有之,非学而然”来表达全家对这位女性的尊重。
王朝云恰如老天对苏东坡艰难岁月中的馈赠,让她和王闰之,一边烟火人间,一边精神殿堂,为这个“世间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人构建起在凡尘的栖身之处。
黄州苏东坡纪念馆前广场
特殊的生活经历,让朝云更懂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精神与艺术上的深刻领悟。苏东坡二次被贬惠州,写下《蝶恋花》,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便悲伤得不能继续唱后面那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他亲撰墓志铭,称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并写下《西江月 梅花》《雨中花慢》《悼朝云》等诗词悼念。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相互信任与利他的爱从来无需争高下。
茫茫人海,上下千年。相识相遇足以感恩,相知相伴又何其幸甚!
如果你隔了历史的书页,读懂苏轼身旁的三位女性,便明白了爱情不争,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