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jishu.com/zhuanli/31/202420104275.html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人们对电动车的负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通过在车架上设置多个补强片,并在应力集中处开孔,提高了整车强度,降低了因应力导致的损坏风险。
本技术涉及两轮车架,尤其是一种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 现有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简单、负载少。
-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人们对电动车的负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由于材料、设计和结构的等方向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动车对负载的要求。
-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提高其负载能力,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在车架上设置多个补强片,并在带有补强片的车身基础上,在应力集中处开孔,提高整车强度的同时,降低因应力导致的损坏风险。
-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车身弯梁,所述车身弯梁上安装有补强片组,所述补强片组包括:
- 支撑补强片,衬于车身弯梁靠近车头的一侧,
- 上补强片,自车身弯梁的中段延伸至车身弯梁的尾部,所述上补强片的前后两段均开设应力分散缺口,
- 后补强片,包覆在车身弯梁的尾部,
- 所述支撑补强片、上补强片位于车身弯梁的上侧,后补强片位于车身弯梁的下侧。
-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 所述上补强片靠近车头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加强角钢,上补强片的竖直方向两侧分别与加强角钢、车身弯梁固定连接。
- 上补强片整体为弯折型钢;上补强片靠近加强角钢一端的端面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斜口,弧形斜口自加强角钢向车身弯梁延伸。
- 所述上补强片靠近车尾的一端,在端部两侧开设应力分散后缺口,两侧应力分散后缺口对称设置。
- 上补强片靠近车尾一端具有顶壁、两侧侧壁,每个应力分散后缺口延伸至顶壁和其中一个侧壁上。
- 上补强片与车身弯梁连接处的尺寸,大于两个应力分散后缺口之间的间距。
- 所述车身弯梁上设有五通;上补强片的中段位置呈弧形凸起,凸起的弧面落在五通上。
- 所述支撑补强片位于车身弯梁靠近车头处,支撑补强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衔接相互垂直的管件。
- 所述车身弯梁的车尾一端安装有边管,边管背离车身弯梁的一侧焊接有平叉安装片。
- 所述平叉安装片作用在边管上的受力位置位于边管上部。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强度高,具有显著提升负载能力、提高稳定性、优化轻量设计的优势。
-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弯梁结构,并使用高强钢作为主要材料,具有出色的强度性能,能够承受较大的应力,最低屈服强度420mpa,是普通q195管材的2.15倍。同时,在车架单弯梁上部设计了上补强片,通过优化补强片的设计,加强了车架五通处的强度。
- 在单弯梁的结构设计中,上补强片后部采用了应力集中点开缺口的方式,以分散应力。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的风险,提高车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通过在应力集中点周围开设缺口,能够将原本集中的应力分散到周围的材料中,从而降低应力集中对车架的影响;
- 上补强片前部开斜口的设计降低了补强片做成直角时的应力,保证了补强片跟单弯梁的焊接强度。
- 此外,后补强片与座桶支架和单弯梁焊接的结构设计,增强了座桶支架的强度,使集中在此处的应力减小,保证了管材的强度在应力范围以内。
- 在五通和单梁管焊接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五通开孔后再跟单弯梁焊接,这样的优势是减小了因单弯梁的二次加工,如打扁或者开孔对单弯梁强度的影响,减小了此处单弯梁的应力,提高强度。
- 此车架后边管与平叉安装片焊接处设计在边管的左右两侧,此设计好处是边管的受力部位在上部,避开了在后边管上下焊接,因此提升了边管的强度。
技术特征
- 一种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弯梁(1),所述车身弯梁(1)上安装有补强片组,所述补强片组包括: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强片(3)靠近车头的一端垂直连接有加强角钢(5),上补强片(3)的竖直方向两侧分别与加强角钢(5)、车身弯梁(1)固定连接。
-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补强片(3)整体为弯折型钢;上补强片(3)靠近加强角钢(5)一端的端面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斜口(301),弧形斜口(301)自加强角钢(5)向车身弯梁(1)延伸。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强片(3)靠近车尾的一端,在端部两侧开设应力分散后缺口(302),两侧应力分散后缺口(302)对称设置。
-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补强片(3)靠近车尾一端具有顶壁(303)、两侧侧壁(304),每个应力分散后缺口(302)延伸至顶壁(303)和其中一个侧壁(304)上。
-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补强片(3)与车身弯梁(1)连接处的尺寸,大于两个应力分散后缺口(302)之间的间距。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弯梁(1)上设有五通(6);上补强片(3)的中段位置呈弧形凸起,凸起的弧面落在五通(6)上。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补强片(2)位于车身弯梁(1)靠近车头处,支撑补强片(2)的上下两侧分别衔接相互垂直的管件。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弯梁(1)的车尾一端安装有边管(7),边管(7)背离车身弯梁(1)的一侧焊接有平叉安装片(8)。
-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叉安装片(8)作用在边管(7)上的受力位置位于边管(7)上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弯梁电动车车架结构,包括车身弯梁,所述车身弯梁上安装有补强片组,所述补强片组包括:支撑补强片,衬于车身弯梁靠近车头的一侧,上补强片,自车身弯梁的中段延伸至车身弯梁的尾部,所述上补强片的前后两段均开设应力分散缺口,后补强片,包覆在车身弯梁的尾部,所述支撑补强片、上补强片位于车身弯梁的上侧,后补强片位于车身弯梁的下侧。本技术采用高强钢弯管作为车身,并在单弯梁处设计补强片,加强车架五通处的强度,并分散应力,降低应力集中的风险。
技术研发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曹成良,王古翔,邓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2/19
热门推荐
肉装加强,但并非坦克专属,这套出装,或是杨戬唯一的出路了
怎样解酒最快?医生教你5个实用方法
自动驾驶感知之红绿灯模块在智能交通沙盘中的功能及应用
新国标红绿灯标准出台 各位车友需要注意 一不小心6分就没了!
警惕,抗磷脂综合征可能是你健康的“隐形敌人”
965工作制是什么?它如何影响工作效率与员工生活?
门冬氨酸鸟氨酸注射液成人使用指导说明
人民日报:“弹幕”如何改造网络剧
律师资格证民法学习方法与备考策略
膝骨关节炎之美国指南,你都知道吗
吃出脑健康:黄酮类食物帮你远离痴呆风险
政策取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鸽子与病毒传播:科学评估,了解食用鸽子的健康风险与防范措施
喉咙痒咳嗽快速止咳的方法有哪些
透骨草:从药用价值到食用方法的全面解析
如何确定软件开发目标
产品经理的职责全解析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对提高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探讨
加权平均数在不同行业中的运用如何?
风景钢笔画基础入门:从工具选择到学习要点全解析
床头靠卫生间有什么化解方法?巧用家居布局提升生活品质
澜为什么在高端局强,澜现在还强吗
高血糖可以吃菠萝吗,菠萝的升糖指数是多少?
大头儿子的聪明,真的是因为头大吗?
东北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
室早心电图是什么
神经网络层结构的意义与维度诅咒
鸥形目的成员:特征、繁殖与食物。
三季度大宗商品市场关键词:预期、危机、挑战、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