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
李煜,这个南唐最后的君主,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曲折的人生经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的一生,既有帝王的无奈,也有词人的浪漫,他的故事和诗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随着金陵城门的轰然倒塌,失魂落魄的后主李煜,率领文武百官肉袒出降。至此,历时39年的南唐王朝最终走向灭亡。
作为帝王,南唐后主李煜始终逃脱不了“亡国之君”的历史原罪以及人们对他的谴责和蔑视。作为词人,人们又是那样欣赏他的天真烂漫和才华横溢,甚至愿意品读命运对他的无奈和苍凉。直到今天,仍有那么多人,把目光和心思都集中在南唐这个乱世中的小国,去书写他的爱恨情愁和传奇故事。
无奈生在帝王家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好一个隔世的渔民,若真能如此,一壶酒,一竿身,那便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惬意的仙隐之士。
“隐士”这个词,从哪一个方面、哪一个角度看,似乎都和李煜扯不上一点关系。但是,李煜却着实地做了一回“隐士”。
当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源源不断地感受到来自兄长弘冀,即当时太子的特别关照和威胁。为了避免杀身之祸,更是为了向弘冀表明自己并无争权之意,李煜干脆仿效高雅之士,退隐青山,寄身渔樵。
他躲在钟山之上,每日伴着虫鱼鸟兽,晨钟暮鼓,沉浸在读书、品茶、填词、作画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中,以此来摆脱世间的一切烦恼和惆怅。
这种隐士的修身生活,或许对这个锦衣玉食的皇子来说,并不算多么称心如意,但是相对于萧墙之内的险象环生,李煜更愿意享受这种不问世事的欢乐和自由。然而,对于机警沉诈的弘冀来说,又怎么会让他安稳地渡过这山中岁月?
说着机会就来了,一幅《春江钓叟图》成了去钟山探访监视李煜的理由。当南唐第一画家卫贤,手捧这幅《春江钓叟图》请李煜题词的时候,李煜用一目双瞳的眼扫过这幅笔法浑厚的佳作,他的灵魂迅速融入画中,并把自己变成了画中的渔翁,然后伏案研墨,两阙清丽的《渔父》便跃然纸上。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倾波中得自由。
当卫贤把这幅画送到弘冀手中时,性情多疑的弘冀,虽然有些迟疑。但是,李煜的所念所想全在词中,心狠手辣的弘冀,却又不忍心下手了。
童年的李煜,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所不精。7岁那年,他在爷爷李昪面前熟背曹操的《短歌行》,深得这位老人的欢心和宠爱。父亲李璟更是有着风流倜傥的诗人气质和温婉绮丽的风骚文笔。李煜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成就了高人一等的文学修养和驰骋诗风词海的超强能力。而此时的李煜,只是一门心思纵情于青山绿水和诗词歌赋,再也无暇顾及争权夺利和政治上的一切事情了。
到了南唐保大12年(公元954年),18岁的李煜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作为父亲的中主李璟选来选去,终于选中了南唐开国元老周宗的大女儿周娥皇。
在古代封建传统之下,两人爱情的开始往往来自掀开红盖头那一刻的心动。李煜含情脉脉地看着眼前这位风姿绰约的少女,凤簪斜入,将一头如瀑的乌发高高绾起,玉容之上羞赧地泛起了杏花红,仿佛今夜江南的美景只是她莞尔一笑的点缀,比之沉鱼落雁还要动人百倍。而娥皇眼前的这位皇子,丰神俊秀,金黄色的纶巾将一头黑发扎起,那一目重瞳流光飞舞,绣金长袍将他修长的身体遮掩。两人只偷偷地瞥了一眼,便迅速避开对方灼热的目光。这般甜蜜,又有谁能想到在政治联姻之下“无心插柳”的婚姻,却有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样的动人佳话。
此时此刻,李煜18岁,娥皇19岁,这段爱情的开始就已经倾注了太多的向往和羡慕。从此之后,他们吟诗作对,浅吟低唱。只是娥皇的音容笑貌,娇羞百态一直在李煜的脑海里萦绕不散,甚至片刻的分离,都会让李煜心烦意乱,坐卧不安。于是一首《长相思》在他生花妙笔下化为柔情缱绻的经典。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婚后不久的一天,娥皇喝下了几杯宫廷最醇的好酒,醉意爬上心头,白芷一般的脸庞浮现出了朵朵红霞,让她更显得妩媚秀丽。她偷偷地将一团红茸在樱嘴皓齿间轻嚼,然后对着同样微醉的李煜一唾,那娇嗔顽皮的样子立刻把李煜风情的神经挑动了起来,他起身挥笔,随即将娥皇这一娇憨可掬的小女子情态写了下来。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一斛珠》柔情万千,将爱里的嗔和痴作了具体的描述,“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虽是直接表现了寄情声色,但这正是李煜词的动人之处。至于后来有人称其为“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褒贬不一。我认为,作为皇帝,李煜后来虽是有愧于国家,但是作为诗人,他绝对无愧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