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动力电池一致性控制
如何实现动力电池一致性控制
动力电池一致性控制是指在电池组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和方法确保电池组内部各个电池单元的性能尽可能保持一致,以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有学者依据时间的推移,把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放在一张图上,如下图所示。时间为横轴,参数为纵轴,几个参数跟随时间变化放到一个表里,交织成一张网,作为我们思考一致性的参考。
提升原材料质量管理
电芯是新能源动力电池 PACK 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因此,需要以保障原材料的一致性为前提,在寿命期内的电池的机械能满足整车的设计使用要求为原则,严格控制电芯品种的单一性,并对该品种的电芯原材料进行大规模生产,以致满足成批次规格型号的动力电池包的组装需求。严格控制原材料生产中的各种参数要符合整车使用要求及相关标准。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人机料法环”为主要控制手段,加强对电芯生产中的测评标准以及其中的重要指标。根据新能源汽车设备的实际使用需求,合理选取动力电池的连接方式,并保证电芯直流内部阻力与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曲线一致性。同时,模组也是动力电池一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模组的生产中需要保障模组的温度分布、热分布、效率损耗、直流内阻等方面的一致性,以满足整车系统的使用需求。
在动力电池一致性控制中采用分容配组新工艺
在以往的设备分容配组中,电流与容量一致性的控制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动力电池设备的充电时间长、使用过程中耗电快,造成电池升温等情况,对此需要创新设备分容配组工艺,利用新工艺技术降低电流误差的产生,满足人们对动力电池的更高使用需求。分容配组新工艺注重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容量测试、内阻测试,其工艺流程为启动测试、主通道充电、某个单元达成截止条件、辅助通道充电、所有单体达到截止条件、主通道放电在串联的动力电池测试某个SOC 点的直流内阻、主通道放电、单个单元达成截止条件、辅助通道放电、所有单体达到截止条件、循环结束、结束的流程。
后期的应用维护
电动车使用者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也是保证电池 PACK一致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选择在温差变化不大的环境下去充电,避免恶劣天气下的使用。同时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电池使用不同的充电方法。切勿滥用、滥选充电设备。按时对电池组进行检查,发现连接板的松动、结构的破损等问题及时处理。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不要过充过放电,让电池常处于疲劳过载的状态,这样也会加剧电池不一致性的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动力电池一致性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电池组的结构设计、电池单体的选择、电池均衡策略的制定、电池热管理的实施等多个方面。此外,还需要根据电池组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条件,灵活调整和优化一致性控制策略,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和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