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合集
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合集
自然灾害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是几个不同场景下的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包括社区、学校和企业的应急预案,涵盖了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灾后处理等多个方面。
社区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治社区自然灾害,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上级自然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工作机构和职责
-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 组长:社区主任
- 副队长:社区党支部书记
- 成员:副主任、委员等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
- 职责分工:
- 队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
- 副队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 成员:负责发布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 小组队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和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队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
- 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
- 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
防灾抢险
- 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 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 当遇强降雨和上级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自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
- 在强降雨过后,根据自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 监测、巡查要求:
-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8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自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 灾后处理:
- 灾情发生后,社区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保障措施
- 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社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 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自然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社区民有自我防范意识。
- 措施到位:自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自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 物质到位:每个社区居民小组购雨衣、手电、应急灯等必备物质设备。
学校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学校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建立和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和校舍安全,减少国有资产损失,维护学校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总则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使灾害发生后,对学校受灾师生学习、生活进行救助的紧急行动方案。本预案适用于台风、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雹及暴雪等因素而造成学校校舍倒塌、学校淹没、道路堵塞等的应急救助反应。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机构
工作领导小组及联系电话
- 组长:
- 副组长:
- 组员:
工作职责
- 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 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和财产损失。
工作原则
-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和教师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 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成立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自然灾害事故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其主要职责取下:
- 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 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自然灾害事故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 不断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 检查、督促学校各处、室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 经常性地开展校舍、场地、围墙、水沟、厕所、电线、烟囱、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应的发生。
- 在街道、教育局的领导指挥下,迅速做好因自然灾害事故而发生的处置工作。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 经常性对校舍、场地、围墙、水沟、厕所、电线、烟囱、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学校应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撒安排工作。
- 增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故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 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 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练活动。
- 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学校校方责任制度。
- 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教学活动,请家长配合接送学生放学。
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 学校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 严格执行学校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 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 建立自然灾害事故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举报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 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 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倒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是最后一个撤离。
- 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 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撤离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 门卫听到信号后及时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 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电话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 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 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做出反应,指挥个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A教育宣传组:将相关情况通知各有关部门,教育办领导汇报,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B事故处理组: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实施救护,并就地取材展开营救尚未脱险的师生。
C后勤保障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量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除不可抗拒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助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校长是本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企业自然灾害防范应急预案
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是指暴雨、洪涝、雷电、地震等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发生自然灾害,企业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提高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有效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企业安全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成立企业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企业成立安全紧急情况处理小组,统一领导企业安全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 组长:黄__
- 副组长:陈__
- 成员:李__ 黄__ 杨__
主要职责:
- 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安排人员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
- 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
- 根据需要对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发生自然灾害,企业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
- 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小组及时召集有关人员初步研究判断灾害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开始启动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企业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工。
- 对影响员工安全的生产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放)班路上可能危及员工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属接送,也可以报警求助。
- 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
-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企业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 经常性对企业设施、设备、场地、围墙、水沟、电线、树木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企业应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员工的疏撒安排工作。
- 增加企业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故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 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 开展火灾自救、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练活动。
- 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好消防器材,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制度。
- 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严格按规定停止生产活动,请家属配合接送员工下班。
自然灾害事故的报告
- 企业在台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 严格执行企业重大自然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1小时之内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 任何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企业举报自然灾害事故的隐患。
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企业特点,应启动相应的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生情况,确保员工的安全。
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企业一把手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员工安全、企业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企业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学校“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根据某市教育局苏教保〔20__〕3号文件《关于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学校将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具体如下:
活动主题
远离灾害,一起行动
活动时间
5月7日-13日
活动内容
- 组织流动宣传挂图的学习。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减灾委编制出版的《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挂图》(30幅)制作成展板进行流动宣传,届时学校将组织师生在校内进行观看学习。
- 学习《应急避灾手册》(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为主要内容),积极发动学生向家庭成员进行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 开展“四个一”活动:
- 开展一次国旗下讲话(时间:5月11日 主讲人:沈亚萍老师 随后进行集体签名活动)
- 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安全教育VCD:自然灾害自护自救(时间:5月11日下午第七节课 负责老师:各班班主任)
- 出好一期主题宣传橱窗(负责人:许瑾老师)
- 出好一期班级黑板报(主题:防灾自救 5月18日检查)
- 组织收看专题讲座(主题:远离灾害,一起行动 时间:5月12日下午1:20开始 负责老师:各班班主任)
- 开展应急演练活动。5月12日14:28,全市将鸣放警报3分钟,纪念_汶川地震遇难同胞。在鸣放警报时间,学校开展师生紧急疏散演练。负责老师:各班正、副班主任。
希各班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以上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