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被恶意打低分:一场关于电影评价的争议
《蛟龙行动》被恶意打低分:一场关于电影评价的争议
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热闹非凡,多部大片同台竞技,争夺观众的眼球和票房。然而,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蛟龙行动》却陷入了一场关于电影评价的争议之中。该片自1月29日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就遭遇了部分观众在豆瓣等平台上恶意打低分的现象,引发了片方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蛟龙行动》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由林超贤执导,黄轩、于适领衔主演,张涵予特别主演,以及众多实力派演员加盟,堪称豪华阵容。影片讲述了中国海军截获关键情报后,派出“龙鲸号”潜艇与蛟龙小队协同作战,海底战场险象环生,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深海决战故事。这样一部制作精良、场面宏大的军事动作电影,本应是春节档的热门之选,却意外遭遇了口碑滑铁卢。
片方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通过朋友圈等渠道控诉《蛟龙行动》在豆瓣被恶意打一星,认为这些都是不理性粉丝互相攻击的结果。于冬指出,豆瓣等平台近年来成为了粉丝互黑的聚集地,粉丝为了给自家偶像的电影刷高分,不惜给同档期的其他电影打一星,这种行为既不公平也不正常。他呼吁广大观众发出真实的声音,面对客观理性的批评,片方会虚心接受,但面对粉圈的恶意差评,片方会斗争到底。
事实上,《蛟龙行动》的豆瓣评分仅为6.6分,远低于前作《红海行动》的8.2分。这一评分不仅让片方感到失望,也让不少观众对电影的质量产生了质疑。然而,仔细分析这些差评,不难发现其中不乏一些恶意攻击和片面之词。有些观众甚至因为对某个演员或导演的不满,而给整部电影打一星,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那么,《蛟龙行动》是否真的如部分差评所说的一无是处呢?显然不是。影片在制作上投入巨大,战争场面拍得非常震撼,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到位。虽然剧情上存在一些瑕疵和逻辑不连贯的地方,但整体上仍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军事动作电影。因此,恶意打低分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电影的口碑,也误导了部分潜在观众的选择。
面对这场争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影评价呢?电影评价应该是客观、理性的。观众在评价一部电影时,应该根据电影本身的质量、制作水平、演员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而不是仅凭个人喜好或偏见进行片面评价。平台方也应该加强对恶意评价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作为观众,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共同推动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