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2/583365.html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和进步的尊重,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它的由来和含义。

成语释义

  •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拼音: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 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时,看见他和从前完全不同,是那样威武,踉他谈起军事问题来,显得很有知识,使鲁肃觉得很惊异,便笑着对他开玩笑说:“现在,你的学识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谋,再也不是吴下的阿蒙了。”吕蒙答道:“人别后三天,就该另眼看待呀!”吕蒙的话,原文是“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