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崇祯按下明朝灭亡的加速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崇祯按下明朝灭亡的加速键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06178

导读: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位期间,由于个人能力的缺陷,做出了多项加速明朝灭亡的决策。本文将从对外政策、对内治理、用人失误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崇祯如何一步步将明朝推向覆灭的深渊。

一、内外战略的双重失误

对外:失去蒙古诸部的声援

明朝末年,崇祯因国库空虚,宣布停止对蒙古诸部的赏赐。这一决策导致蒙古诸部生存环境恶化,最终倒向满清,形成满蒙联盟,严重削弱了明朝的战略空间。

对内:裁撤驿站的致命后果

崇祯采纳户科给事中刘懋的建议,裁撤各地驿站和驿卒。这一决策不仅未能缓解财政危机,反而加剧了社会动荡,为农民起义提供了温床。陕西驿卒李自成因此下岗,最终成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二、识人用人的重大失误

不能容人:刘鸿训的遭遇

刘鸿训建议崇祯从内帑拨款发饷,却因此被疏远罢免。这显示出崇祯不能容人,过于在意大臣结党营私。

倾向明显:温体仁与袁崇焕

温体仁以“结党”的名义扳倒钱谦益,获得崇祯信任。袁崇焕因“五年全辽可复”的承诺获得重用,但最终在“己巳之变”中被冤杀。这些事件反映出崇祯在用人上的明显倾向性和易被欺骗的特点。

用人草率:申甫与刘之纶之死

崇祯不经考察,直接任命申甫和刘之纶为副总兵和兵部右侍郎,并配发全套武器装备。结果两人组建的新军分别在卢沟桥和遵化全军覆没。

对待援军的态度

在“己巳之变”中,山西援兵因未得到军饷和粮草而被逮捕。崇祯还多次催促大将出战,葬送了多支精锐部队。

三、改革尝试的失败

1636年的三项改革提议

  • 给事中陈启新建议暂停科举,恢复太祖旧制,但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 武生李琎提议搜刮江南富户,填补国库,但也因触动地主士绅的利益而被否决。
  • 崇祯试图选拔宗室成员为官,但因礼部侍郎陈子壮的反对而未能实施。

这些改革尝试的失败,反映出明朝末年既得利益集团的顽固和政治生态的僵化。

四、财政困境与民变

加重赋税

为应对内外危机,崇祯先后征收剿饷、练饷和辽饷,总计1670万两白银。加上基层官吏的盘剥,底层民众负担沉重。

天灾人祸

天灾频发,民不聊生。李自成和张献忠趁机再次起义,迅速席卷中原。

决策失误

崇祯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如催促洪承畴决战导致松锦大战失败,连续催促陕西将领出关作战导致屡战屡败,最终使明朝在西北丧失了最后的军事力量。

五、历史评价

崇祯的个人能力缺陷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虽然他被后世套上了“反清复明”、“悲情天子”的滤镜,但其治国失败的事实不容否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