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老二次元"遇上"新二次元黑话":一场跨越代沟的文化碰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老二次元"遇上"新二次元黑话":一场跨越代沟的文化碰撞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UP9EUJ0518D4ME.html

最近,一位自称是"老二次元"的编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发现很多"新二次元"的交友个人简介都像是一串"加密文字",充斥着各种emoji、括号、缩写和生僻词汇。这让这位编辑不禁感慨:"九年义务教育归来,仍是文盲。"

这种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贴吧热搜上,"已经看不懂当代二次元用语了"的话题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吐槽。许多"老二次元"表示,当他们还在用"233"表示"笑"的时候,"新二次元"们已经创造出了各种"高级黑话"。这些黑话不仅包括"cb"、"唯拒"、"麦麸"等缩写,还包括"交肾"、"截肾"、"收肾期"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汇。

这些"二次元黑话"的出现,让"老二次元"们感到困惑和被排斥。在一些"新二次元"看来,不懂这些黑话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二次元",甚至会被打上"现充"的标签。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一些"新二次元"群体的反感,他们在互联网上制作了许多批评"魔怔二次元"的视频,讽刺他们用圈内术语排挤他人。

那么,这些"二次元黑话"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些黑话大多都是经过谐音、缩写和联想再加工的圈内特定术语。例如,"谷子"是英语单词"Goods"(货物)的谐音,用来指代二次元作品的各种衍生周边商品;"谷圈"中看似和缅北园区有关的"肾"系黑话,则是取了"卖肾换钱"中"肾"和"钱"的关联性,直接用"肾"来指代"金钱";而"美帝"、"苏修"、"欧盟"等词汇,则是用以指代作品中人气最高的CP。

虽然这些黑话的学习成本并不算高,但它们还是提高了"新二次元"们的沟通成本。不仅圈外人士难以理解这种现象,甚至一些圈内成员也对此感到不满。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二次元"文化从小众到大众的变迁。随着ACGN内容的不断增多,"二次元"文化的多次扩圈,泛二次元受众显著增加,二次元群体已经吸纳了许多主流文化群体,构成也逐渐变得多元。原本二次元的门槛被踏平,界限变得逐渐模糊,定义变得更加宽泛。

现在,定义"谁是二次元"这件事,已经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可能会引起冒犯。就连抽象大师刀哥,如今也能把自己称做"二次元",频繁成为漫展的特邀嘉宾,登台表演咬打火机。

从动漫、游戏到轻小说、Cosplay,每个"二次元"都可能只关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对其他部分知之甚少。这种兴趣的细分,使得即使是同为二次元爱好者的人,也可能因为兴趣点的不同而难以找到共同语言。例如,只看动漫的"二次元"与只打游戏的"二次元"间,自然没有多少共同话题。

不同的"二次元"群体,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小圈子,然后在"黑话壁垒"和大数据的筛选下,困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中。互联网的存在,反而加速了"二次元"们找到志同道合者,形成小圈子的过程。

在偶然的交流中,"二次元"们才意识到,他们已经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中,演变成了截然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存在。

不过,打破信息茧房并非易事。相比之下,更有趣的是思考:这些"二次元黑话"在未来会不会成为一代人的"黑历史"?就像现在的我们看待过去的"火星文"和"杀马特"一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