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镇江龙村:党建引领激活力 乡村发展提效能
新铺镇江龙村:党建引领激活力 乡村发展提效能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新铺镇江龙村党支部探索“强组织、建产业、亮新村”工作思路,着眼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补短板强弱项,为推动村级发展蓄势赋能。
在江龙村肉牛养殖户陈兴伍的养牛棚里,陈兴伍正与村里其他养殖户交流探讨养牛经验。作为村里较早掌握养牛技术的养殖人员,身为党员的他深感使命重大。通过村委组织和自发邀请,陈兴伍把养牛技术和管理经验教授给村里其他养殖户,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诚心,让江龙村肉牛养殖队伍逐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江龙村共有肉牛养殖户97户。
“身为一名党员,我意识到没有‘新农民’,难有‘新农村’,能把自己的所知所学向身边的农户分享,我感到无比的光荣,通过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建设好新农村。”陈兴伍说道。
在发展肉牛养殖产业过程中,江龙村根据自身地理位置、养殖户分布情况和全村肉牛存栏数,探索实施了“养殖小区+养殖小组” “分类饲养”“种草分区轮牧”模式,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减少养殖成本。
“江龙村建设了一个养殖小区,以组为单位,让养殖关岭牛的农户成立养殖小组,集中到小区养殖,同时也给农户减少修牛圈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户增收。分区轮牧饲养模式改善石漠化治理,种上皇竹草,以山头为区域,让牛腿子变成‘车轮子’,轮牧区域放养,降低养殖户割草成本,提高养殖户收入。”关岭自治县新铺镇江龙村党支部书记罗财介绍道。
近年来,江龙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重要抓手,以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每月定期走访联系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建立民情档案,因地制宜发展以光伏、养牛种草、花椒为主的“3+N”产业,同时盘活荒坡资源,新增800亩荒坡种植何首乌和果冻橙,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年全村三大主导产业收益127万元。
发展产业的同时,江龙村严格按照提升农村发展党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村党组织审核把关作用,持续抓好“双培双带”,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今年我们村发展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储备后备干部5人。制定完善江龙村村规民约,为村民生活、生产提供了基本遵循。”罗财说道。
为了让村规民约符合实际、可操作、有实效,江龙村村委充分运用“党群议事小组”治理模式,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居环境及红白喜事的村规民约,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同时实行村干部包组、保洁员包路段、群众包房前屋后的方式,定期开展村庄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扮靓乡村风貌。今年以来,江龙村共计劝阻滥办酒席10余次,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100余次,有效遏制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等风气,树立文明新风。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养殖模式、技术支持,提升环保标准、市场应对能力,持续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强化理论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方针,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罗财表示道。
本文原文来自关岭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