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孚:十六国时期南燕宰相,年幼聪敏,有君子之称
封孚:十六国时期南燕宰相,年幼聪敏,有君子之称
封孚(337年~407年),字处道,是十六国时期南燕政权的重要宰相。他出身于河北渤海郡的名门望族,自幼聪慧过人,有“君子”之称。从在前秦任职到投奔后燕,再到南燕建立后的关键角色,封孚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在乱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封孚,字处道,出生于河北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是十六国时期南燕政权的重要宰相。他自幼聪慧过人,性情温和宽宏,因此获得了“士君子”的美誉。
北士君子
封孚年幼时已经聪明机敏,且为人温和寛宏,故得“士君子”的称许。封孚后仕前秦,官至黄门侍郎。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丕自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西走,封孚就与封劝及光祚投奔东晋,各自受晋任命为河北诸郡太守,驻济北、濮阳一带,皆受济北太守温详控制。至387年,后燕派兵击败温详,封孚等人就投降后燕。封孚入燕后任散骑常侍。
出仕慕燕
后燕建兴四年(389年),后燕皇帝慕容垂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建留台,以子高阳王慕容隆任征北大将军、幽州牧,录留台尚书事。封孚则任征北司马,与征北长史平幼皆兼任留台尚书。后官至吏部尚书。398年,兰汗杀后燕皇帝慕容宝篡位,封孚南奔辟闾浑,获其表为渤海太守。永康三年(399年),南燕王慕容德攻辟闾浑,封孚出降,其时慕容德十分高兴。400年,慕容德称帝,封孚受命为尚书左仆射,其时不但总理政事,亦参与机密事项,而且在南燕虽然名实俱重,但仍谦虚处事,博纳众言,很有大臣的规矩。
斥责皇帝
建平六年(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继位,封孚进位太尉。当时慕容德宠臣公孙五楼主政,行事很多都违反往日规章,法度日衰,残虐百姓的事也愈来愈多,封孚屡次尽心想匡扶社稷,但建议都不被慕容超采纳。一次慕容超问封孚:“朕比得上以往哪个君王?”封孚答:“夏桀、商纣那样的君主。”令慕容超羞惭愤怒。封孚接着慢慢步出,慕容超的反应没对他造成影响。司空鞠仲见此失色,想要封孚道歉,但封孚十分强硬,终都没有道歉。
太上三年(407年),封孚在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太师,谥号文穆,文笔多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