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银杏酮酯滴丸 |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银杏酮酯滴丸 |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6/08/10240337_1142091572.shtml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其种子(白果)、叶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银杏载入中医本草文献始见于《绍兴本草》,其后记载多以种子入药。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对银杏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上。银杏叶制剂是由银杏叶标准提取物制备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使用口服银杏叶制剂,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显示口服银杏叶制剂对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为了系统总结口服银杏叶制剂的研究成果,指导和规范其临床应用,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牵头,联合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心血管病项目组、脑病项目组),组织来自中国大陆地区药学及临床知名专家起草、讨论、制定了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药理作用

抗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银杏酮酯可通过对抗缺血对跨膜电位的抑制效应,保护受损心肌,发挥抗心肌凋亡的效应,促进缺血大鼠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EGb761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银杏酮酯滴丸预处理能够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因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水平,可能与激活肌动蛋白清除系统相关。

抗动脉粥样硬化EGb761

通过下调A类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增加胆固醇排泄、显著降低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增强血红素加氧酶HO-1的表达等方面发挥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银杏叶片可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抑制清道夫受体A在动脉壁表达的表达。银杏叶胶囊可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银杏内酯B可降低高糖刺激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和炎症蛋白的表达。

抑制心室重构

银杏酮酯可改善压力超负荷大鼠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肌细胞肥大。银杏叶滴丸可降低心力衰竭模型小鼠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以及5-羟色胺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值。

抗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

EGb761可抑制因脑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可能与抑制缺血引起的Akt磷酸化下降有关,同时对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脑卒中后的神经修复和再生,改善脑卒中后雌性去卵巢小鼠的握力和神经功能,对短暂性全脑缺血诱发的海马神经元迟发性坏死具有保护作用,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模型行为学评分。银杏酮酯对缺氧/复氧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线粒体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银杏酮酯可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学习记忆缺陷,还可抑制由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反应,抑制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银杏叶滴丸明显降低失眠斑马鱼的失眠时间,可能与抑制γ氨基丁酸A型受体α1亚单位和升高褪黑素受体1类亚型表达有关,还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出现的抑郁样行为。

临床研究

治疗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心绞痛

一项系统评价分析了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2529例患者,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常规西药联用比单纯应用西药能够更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变化,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上腹部不适、恶心、胃肠道反应和口苦感。一项针对银杏叶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266例患者,结果显示银杏叶滴丸组的平均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未报告有明显不良反应。

(2)、原发性高血压

一项针对银杏叶滴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共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804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降压药比较,银杏叶滴丸联合降压药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一项系统评价对银杏叶滴丸的临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纳入10篇文献,共纳入120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或安慰剂,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滴丸或常规治疗合并银杏叶滴丸,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银杏叶滴丸治疗可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脂状况,不良反应轻微。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共纳入8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个月,结果显示银杏叶胶囊联合西药能够减少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卒中后认知障碍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为目标人群,以银杏酮酯分散片(450mg/d)联合阿司匹林(100mg/d)为治疗组,单用阿司匹林(100mg/d)为对照组,连续干预180天。共纳入3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组179例,对照组169例),结果发现,治疗组30、90、180天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他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执行功能障碍指数(EDI)和韦氏数字符号测验(WDT)等认知评分在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该研究证实了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确实存在一定的延缓作用。同时发现,治疗组12天及30天的卒中量表(NIHSS),30、90、18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及Barthel指数(BI)均有所改善(P<0.05),从而证实了银杏酮酯分散片对卒中后6个月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显著改善作用。一项系统评价对银杏叶制剂治疗AI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做了研究。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共1466例患者,结果发现口服银杏叶制剂能够改善AIS的神经系统功能,能够降低NIHSS评分2.87分,能够明显改善AIS患者的日程活动和功能结局,安全性良好。较多临床证据显示,无论是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EGb761对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临床防治有益。

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评价EGb761联合二甲双胍对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共纳入60例目前正在服用二甲双胍且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二甲双胍+EGb761120mg/d)30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安慰剂)30例,连续干预90天。结果发现,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降低BMI及腰围;而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项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旨在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dDR)的防治作用。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安慰剂加银杏叶片安慰剂,连续治疗24个月,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血糖代谢指标、血压、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治疗后DR新增率低于对照组(3.1%vs18.6%,P<0.05),治疗组DR患病率低于对照组(6.3%vs20%,P<0.05)。

临床应用推荐

为便于正确理解共识内容,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参考药品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结合临床研究证据,进行临床应用推荐。

推荐临床应用于以下疾病

(1)冠心病心绞痛;

(2)缺血性脑卒中(包括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伴有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症状;

(3)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4)合并糖尿病(包括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高脂血症的上述适应症患者;

(5)以上适应症的中医证候均应属于瘀血阻络证。

【产品名称】银杏酮酯滴丸

【主要成份】银杏酮酯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血瘀型胸痹及血瘀型轻度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丸,一日3次。

【规 格】每丸含银杏酮酯10mg。

【有 效 期】36个月

【包装】 40丸/瓶 60丸/瓶 80丸/瓶

【国药准字】Z20050393

参考文献:[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心血管病项目组等.口服银杏叶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2):1424-1429.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