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向新而进 向高而攀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江苏常州:向新而进 向高而攀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常州,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正在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赋能的深度融合,正助力常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先立后破”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制造业,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常州传统企业转型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助于推动常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常州厚植产业生态“沃土”,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促进传统产业焕新。2023年12月,常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工程工作方案》,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特别是企业的数据采集、应用。新一轮实施的“十百千”工程,常州市着力于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推动智改、数转、网联上下功夫。
图源:常州日报
常州产业发展基底深厚,乡镇企业众多,但分布广、数量多、风险大的“危污乱散低”企业,日益成为“发展之痛”。2023年,秉持着“始于治理、终于转型”的理念,常州谋划实施“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聚焦电镀、铸造、涂料、印染4个行业和玻璃钢、汽摩配、干燥设备、灯具、地板5个特色产业集群,明确三年完成企业整治提升6000家以上、腾退土地1万亩以上、低效用地再开发10万亩,努力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城乡面貌转型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和安全治理转型提升等“多赢目标”。
求“新”提“质”
新能源赛道跑出“加速度”
翻开常州的“新”产业图谱,无论是新能源整车制造和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或是光伏储能、智能电力装备,都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已乘势而上,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常州经济持续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2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新能源赛道跑出“加速度”。2023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超7600亿元,增长15.0%,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中有4家布局常州。全球每新增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宁德时代3个百亿元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溧阳,托举溧阳动力电池产业破千亿元。在“比亚迪”和“宁王”等国内新能源整零巨头的引领加持下,常州新能源产业一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图源:常州日报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主力军的光伏产业,也为常州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常州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23年,常州市共有新建续建“532”发展战略光伏产业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超过250亿元。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除了上游多晶硅材料,基本覆盖了光伏产业链的所有生产制造环节,涌现出以天合光能等为龙头的一大批企业,6家组件企业进入出货量榜单前20强。
“数实融合”
赋能产业智能化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机遇、构筑发展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常州不断激活数字动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融合,以数字赋能提升常州智造核心竞争力。
2023年4月7日,常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2023年常州工业和信息化主要工作内容为推动行业智能化普及、促进工业互联、数字化跃升……
走进常州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机械臂在舞动、摄像头在闪光、云数据在更新……智云天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以工业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助力传统工业产能资源重新配置,为传统制造业提供智能化转型升级创新路径的科技型公司。公司打造的“超级虚拟工厂”在5G技术的加持下,已成功应用于3C电子、家用电器、家具家居等细分领域,接入700多家企业产能数据,连接设备超5万台。自主研发并成功打造了“虚拟工厂、产业大脑”,催生带动一批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快速发展。
ChatGPT的横空出世,把人工智能时代一下子推到我们眼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工业的“常州模式”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跃升。聚焦创新产业集群,提速推进链主企业协同平台建设,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改数转”,挖掘典型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场景化应用,加快推广“小快灵”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