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从陪伴到放手?这篇文章让你看见孩子成长的真正力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从陪伴到放手?这篇文章让你看见孩子成长的真正力量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FHDJUK0526A92U.html

教育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灌输,它更在于父母与孩子共同走过成长的道路。在这段陪伴的旅程中,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同行者,更是他们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只有在与孩子并肩作战时,我们才能深刻体会到成长的真正力量。

2025年春节前夕,一位母亲对孩子说:“妈妈陪你们走的学习之路差不多要结束了,接下来你们得自己掌舵了。”这不是因为母亲想“摆烂”,而是随着孩子即将满12岁,她明显感受到自己角色的转变。如今,她不再是那个常驻在孩子身边的“学习助手”,而是逐渐转型为孩子的顾问和导师。2025年,她能为孩子提供的更多是建议和角度,因为他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独立、开放和多元的青春期。她深知,这一转变的基础,源自于前几年厚积薄发的扎实陪伴。

在这九年的陪伴中,这位母亲欣慰的是,自己一直积极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我管理、自我驱动学习以及心理韧性的重要性。通过坚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帮助孩子们积累了自我管理和学习的能力。通过与孩子们的不断探索和沟通,她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向。学习不是单纯的任务,而是一次次自我发现的旅程。正如成就动机理论所揭示的,个人的努力和目标导向行为决定了成就的高度,而学习的动力应当来自孩子内心对成长的渴望,而非外界压力的推动。

为了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为他们定下了几个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日常约定:

  1. 保持大量阅读:通过阅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知识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钥匙;
  2. 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孩子学会集中注意力,合理安排时间,从而腾出更多发展创意与探索爱好的空间;
  3. 学会思考和提问:避免死记硬背和刷题应试,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认知能力。

这些习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逐渐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根植。想起之前在隔壁号写过的很多篇文章,她都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好习惯的培养需要21天。

“21天”这个概念在教育中经常被提到,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若一个习惯能够持续21天,大脑的基底核会开始生长新的神经通路,从而形成长期记忆和行为模式。这一原理可以作为每个家庭养育的地基。知道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接下来如何检验成果?请先坚持21天的刻意练习。教育的力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通过稳定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支持来实现持久的影响。

一说到学习,不少家长第一选择还是“天赋决定一切”,认为孩子的成绩和能力与先天因素息息相关,似乎一切成就都应该是天降的“馅饼”。然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强调过,努力本身的价值远超天赋。通过努力,孩子不仅能学会克服困难,还能逐步认识到“努力即是能力”的真正含义。

实际养育中,我们需要警惕的其实是“无效努力”的陷阱。比如,如果孩子的“大量阅读”只是走马观花,毫无深度,那即使花费了大量时间,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孩子的“提高效率”只是为了应付任务,忽略了深度思考,那么效率的提高也只能是表面功夫。有效的努力不是简单地付出时间,而是通过深思熟虑、刻意练习的方式,向目标前进。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有许多“坑”需要我们亲自走一走。掉进坑里很正常,关键是如何爬出来,无论手里拿到什么牌,都能打出一手好牌。

作为家长,我们的角色并非强加意愿去控制孩子,而是作为孩子的支持者,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目标,理解努力的真正意义。这位母亲尤其关注两个答案的求索,她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它甚至决定了家庭的陪伴能否助力孩子的成功。

首先,我们能否让孩子明白,做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平衡不是什么都想要,而是有舍有得。无论是执行还是目标的设定,优先级和次重点的判断力,是需要一点点的“领悟”,比如:

  • 幼儿园阶段,学会领悟“探索”
  • 小学低年级,学会领悟“习惯”
  • 小学中年级,学会领悟“目标”
  • 小学高年级,学会领悟“心态”

其次,我们又是否能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非为了取悦旁人。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成就未来的力量。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成长路上的一步,每一个艰难的选择,都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了基础。有时候,作为大人的我们可能都分不清楚生活的主次,沉溺于虚幻,分不清自己想要求索的方向。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言传身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足够坦诚。你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向孩子展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教育,就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随着孩子逐步走向自我管理和自驱学习,他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在心理韧性和自我认知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她相信,自我成长起来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厚积薄发的力量。她无比期待孩子初中生活的到来,并且也做好了继续陪他求索的准备。让孩子成为自己未来的主宰,不也是我们养育的意义吗?互勉,萌芽。

2025年2月3日于广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