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诞辰131周年:重读《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3: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诞辰131周年:重读《实践论》的现实意义

2025年,我们迎来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重温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不仅是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袖,更是为了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智慧,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01

《实践论》的诞生与核心思想

《实践论》写于1937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青年干部授课时的重要讲稿。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他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通过实践得到检验和发展。

0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和印象来把握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03

《实践论》的现代启示

在科技创新领域,《实践论》的思想依然闪耀着光芒。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与《实践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不谋而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在社会治理方面,《实践论》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治理方式。正如毛泽东所言:“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要求我们在社会治理中既要坚持理论指导,又要注重实践探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

对于个人而言,《实践论》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如何有效学习、提升自我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实践论》告诉我们,学习不应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深化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04

结语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之际,重温《实践论》这部经典著作,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让我们以“实践第一”的精神,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