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楼梦》奇特手法: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楼梦》奇特手法: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1401331_121629559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一直为读者所称道。其中,“草蛇灰线”就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创作技巧。这种手法通过在前文中埋下伏笔,为后文的发展做铺垫,使得整部作品结构严谨,情节紧凑。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一手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带领读者领略《红楼梦》的艺术魅力。

《红楼梦》有一个奇特手法——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在脂砚斋批语里到处写着:“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可谓触目皆是。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点燃一根草绳子,拖着它走,草灰会一路留下隐隐约约的痕迹,像一条蜿蜒前行的蛇,到处留下踪迹,引导你走到“千里之外”去。这是说写文章时,前文为后文预先留下“伏笔”的创作手法。

“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那“灰线”是怎么样显示的呢?第一种形式是“谶(chèn)语法”。在《红楼梦》中极为广泛地使用了谶语法。最典型的谶语是《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看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子。这些“册子”和“曲子”用图谶的方法预先揭示了《红楼梦》中女主角们的命运归宿。

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影射法”。一是人物之间互相影射,比如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所以晴雯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就暗伏着林黛玉将有类似的遭遇。二是以物影人,如风筝象征贾探春,贾探春象断线风筝一样远嫁海外,可是她又嫁到海外作王妃去了,所以是“凤凰风筝”。这不就是“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的一个生动例证吗。

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化用典故”。比如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用了“湘妃”的典故,表明林黛玉是贾宝玉的一个“湘妃”(娥皇),而另一个“湘妃”(女英)则是史湘云,她姓名中的“湘”字也是暗用湘妃之典,第五回她的“判词中,“湘江水逝楚云飞”,暗示得十分明白。这种“草蛇灰线”,正是黛玉、湘云都将与贾宝玉发生爱情悲剧的“伏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