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所大学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到底是"宝藏课程"还是"功利之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所大学开设"公务员"微专业,到底是"宝藏课程"还是"功利之举"?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3162659_121118946

近年来,多所高校开设了"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微专业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公务员考试所需的核心能力,但其开设目的和教学内容引发了不同看法。

近日,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开设的"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官宣启动招生。
近年来,已有不少大学开设了公务员相关微专业
"公务员"微专业,就是为了让学生学"考公务员"的吗?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启动招生

近日,黄冈师范学院发布《关于做好黄冈师范学院2024年本科微专业学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表示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将面向在校本科生开设13个微专业,现启动招生报名工作,其中包括"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

这个微专业依托学校汉语言文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对标公务员公开招考所需核心知识、能力建设,采取理论学习与应用实操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

该微专业开设公务员考试大数据分析、领导力培养、申论写作、行政思维与行政能力提升、公务员面试技巧与沟通、模拟面试与角色扮演等6门课程;学制为2年,共16个学分,学费1600元。

招生对象为学有余力的大二及以上学生。

根据培养方案,微专业授课由文学院、政法学院,以及外聘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学分,即可获得结业证书

什么是微专业

所谓微专业,是指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对某一学科领域或学术研究方向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或具备某一类核心素养或行业从业能力。

2018年以来,为了让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需求更加对口,各高校开始以这种方式开设一批补充性选修课。内容精、学程短、跨度大、体系活是微专业的主要特征。

但微专业虽然被冠以"专业"之名,它在学信网等官方学位网站上却并无备注信息,不授予学位,属于非学历教育

多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

除黄冈师范学院外,近年来,在"考公热"的带动下,已经有不少高校开设了"公务员"微专业。

2023年,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推出"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系统讲授公务员和行政事业公务人员公开遴选所需核心知识,一经媒体报道即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上下滑动查看:

西南大学"公务能力与公务员文化素养"微专业课程简介

2022年,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发布"行政职业素养与能力"微专业的招生简章,明确"对行政职业素养与能力有浓厚学习兴趣,且有意向参加公务员、事业编等公职类考试"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课程内容包括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公共基础知识等。

更早的2020年,黑龙江大学开设"公务员知识与技能"微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扬州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也都先后开设与"公务员"相关的微专业。

"公务员"微专业的招生对象通常是大二及以上在读大学生;学制有1年,也有2年;学分在10~20个不等;学费大多在100元/学分左右。

开设的必修课程大多包括行政管理基础、行政职业能力、申论、公文写作、公务员面试,以及涉及公共政策分析、公务员交流与规范表达、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等。

据报道,与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微专业很受学生欢迎

为学生报考公务员做准备?

但网友们对"公务员"微专业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称这简直是"宝藏课程",免去了大学生动辄要在公考培训机构花费上万元学费的困扰;也有人质疑,这样的设置是否太急功近利,有助长公考热的嫌疑。

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考公竞争日趋白热化。2023年,国家公务员报名人数突破250万,同比增长25%,资格过审最大竞争比超5800:1;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303.3万人。今年毕业生就业人数预计达到1179万,再创新高,或进一步助推考公热潮。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择业求稳求编制的心态也在持续加剧。根据《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研究数据,2023届本科生的待就业群体(即还在找工作和其他暂不就业的群体)中,约1/4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考试。准备考公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五年内翻了一番多。

在部分学校的"公务员"微专业招生简章中,或多或少能看出开设的部分原因:为满足各专业广大毕业生的考公考编需求。

学生有考公需求,高校当然可以有所回应。或许公务员微专业真正引发争议的点,不在于该不该教,而在于如何教,直白点说,就是它到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应试水平?

据报道,西南大学一位相关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公务员相关微专业的设立并非为了让学生学"考公",而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下,让学生在如何应对面试、如何写作等方面具有基本的礼仪和文化精神"。

某高校负责公务员相关微专业的教师丁国栋(化名)同样称,"要德才兼备,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那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开设公务员微专业的意义是什么?丁国栋认为,是让学生尽早做职业规划。"学生们等到临近毕业时再去准备,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丁国栋称,除了有向党政部门输送高素质公务人才的考虑,还在于为学生科学介绍如何准备考试、公职行业的特点,以及公职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等。

其实,作为使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需求更加对口而开设的补充性选修课,各大学也开设了很多其它方面的微专业,理工科"微专业"多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不少文科"微专业"则瞄准"体制"需求。如,黄冈师范学院不仅开设了"公务员能力与素养"微专业,还开设了电子材料高纯原料加工、教育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企业管理等12个微专业。

公务员相关院校和专业成热门

当然,在"考公热"和大学毕业生求稳求编制的择业选择下,与公务员有关的院校和特定专业也是十分火热,分数持续增长

比如各省属警校在几年前分数相对较低,近几年连续大涨。重庆警官学院2024年在重庆物理类女生录取最低分609分,比去年录取位次上涨4465位,男生录取最低分562分,比去年录取位次上涨了10937位。

又如定向生部分专业录取分数暴涨。2024年,浙江一考生高考成绩661分,却报考了浙江省内一所本院校——丽水学院的定向委培生,专业为财务管理。

再如不少高分考生为了保险起见,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直接选择提前批中的体制内就业强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它们在提前批招生专业的最低投档分数超过了大量的"985"高校。

所以,各位高考生和大学生一定要注意尽早做职业规划,尽量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大学期间确定好目标,有考公考编想法的一定要提前关注相关院校和专业,提前做好准备哦。

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南方周末、1822老学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