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癌新突破:港中文团队揭示半枝莲抑制乳腺癌机制
中药抗癌新突破:港中文团队揭示半枝莲抑制乳腺癌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药用植物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药物学系及中医学院等研究团队合作,在《Phyto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研究揭示了半枝莲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苷,能够抑制乳腺癌干细胞的生长。
研究背景
半枝莲(SB)是一种干燥的全株植物,已被研究其对乳腺癌症、癌症和癌症的治疗效果。在其多种化合物中,野黄芩苷(SCU)已被证明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SB水提取物(SBW)和野黄芩苷对乳腺癌症干细胞(BCSC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小鼠乳腺肿瘤的潜在治疗作用。
研究方法
从人乳腺癌症细胞(MDA-MB-231和MDA-MB-361)中富集BCSC,并分析其特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BW和野黄芩苷对细胞活力、增殖、自我更新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机制。在SCID/NOD小鼠中进一步评价了野黄芩苷的体内抗肿瘤作用。首先,用幼稚的BCSC接种小鼠,并用野黄芩苷或载体进行处理。其次,BCSC在接种到小鼠中之前用野黄芩苷或载体预处理。
研究结果
衍生的BCSC表达CD44、CD133和ALDH1,但不表达CD24,表明BCSC已从MDA-MB-231和MDA-MB-361细胞成功诱导。SBW和SCU都降低了BCSC的活力、增殖、球体和菌落的形成以及迁移。在患有来源于幼稚BCSC的肿瘤的小鼠中,SCU显著降低了肿瘤生长、增殖性(Ki67)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以及肺转移。此外,SCU预处理也减缓了肿瘤的生长。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参与SCU抑制作用的是Wnt/β-catenin、NF-κB和PTEN/Akt/mTOR信号通路。
研究结论
研究首次证明,SB水提取物和野黄芩苷都能在体外减少BCSC的增殖和迁移。野黄芩苷被证明对BCSC的进展具有新的抑制活性。这些发现表明,半枝莲水提取物,特别是野黄芩苷,可能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作为减少癌症复发的辅助疗法。
图文摘要
- 半枝莲成分表征。
流式细胞术鉴定BCSC。
SBW对BCSC的影响。
SCU在BCSC中的作用。
SCU对荷瘤小鼠模型的影响。
SCU对接种了SCU预处理的BCSCs小鼠的影响。
SCU在BCSC中的潜在靶点。研究了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三种信号通路。
结论与讨论
总之,研究首次证明了半枝莲水提取物及其成分野黄芩苷在体外能有效抑制BCSC的增殖和迁移。本研究还首次研究了野黄芩苷对荷BCSC肿瘤小鼠的抑制活性。阐明了野黄芩苷抑制小鼠BCSCs进展的新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半枝莲水提取物,特别是野黄芩苷,可能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作为减少癌症复发的辅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