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40岁想上岸:焦虑的中年人,涌入法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40岁想上岸:焦虑的中年人,涌入法考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05847

2024年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超过96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2%。然而根据司法部2023年的数据,法考主客观题的通过率近4年内从23%递减到13%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年人选择加入法考大军,他们希望通过这场考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40岁之后法考的职场女性们

法考的难度名声在外,不然也不至于每4-5名考生就有一位弃考。中年备考,难的不光是考试,夹在工作、育儿、家务的缝隙里,和身边的同龄人处在完全不同的紧张状态里,几乎每位受访者都遭受过质疑,“这么大岁数了,你还在折腾什么?”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每个考生都认为这场考试是自己人生的转折。互联网从业者,公司破产后想转行做律师。害怕被老板裁掉的高管,想提高自己的职场价值。体制内工作者,想开启退休后的新事业。当年考不上法学院的“三流学生”,和因为结婚放弃法考的法学生,重新相信了自己的能力。

王俊芹:从国企客户经理到律所合伙人

王俊芹,46岁,她的故事从2013年离婚开始。那时的她,是济南一家国企的客户经理,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过着平淡的生活。2017年,她带着孩子来到北京,从国企离职。2019年,《电商法》的颁布让她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开始自学法考。

“我对法考一点概念都没有,只是觉得懂点法律有用,下载了一些视频课在那听。距离法考只有6个月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学的东西可以参加考试。我报的培训机构给的教材还是盗版的。报名之前我还在犹豫,儿子给了我很大的勇气,说你要不报名就不是我妈。”

王俊芹白天在互联网公司做销售,下班后就去星巴克学习。她经常坐地铁过站,只为了多听一会儿课。6个月后,她一次性通过了客观题和主观题。

拿到资格证后,她开始给律所投简历,但四五十家律所都拒绝了她。最终,一个小律所的主任收留了她做实习律师。一年后,她创造了接近100万的营收。5年后,她成为了一家300多人律所的合伙人。



2013年离婚前(左),2024年执业律师第三年(右)

“离婚的感觉,就是吧唧一下子掉到地上,有一点疼。后来听闻朋友家里的夫妻、婆媳矛盾,她们陷入错综复杂的琐事里边,生活就像救火一样,发生了这件事就去做,做完又发生了那件事。我反而有单纯的环境,把更多的精力留给自己成长。”

阿Lynn:从HR到业务转型

阿Lynn,40岁,她的法考之路始于2019年。那一年,她和老板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这让她意识到,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份工作上。

“从毕业到现在近20年,我都在做人力资源,一路做到公司HR部门的负责人。不了解劳动法的HR,是很多的。我接触过的一些HR,哪怕做到很高的级别,比起熟悉法条,更多是凭着工作经验。”

阿Lynn的备考之路异常艰辛。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给全家做早饭,上班路上在车里听课,中午和午休时间再学一节课,下班路上继续听,到家后再学习到凌晨一点。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3年。

“中年女性真的是很苦的。我每天早上6:00起床给全家做早饭,让儿子起床,然后我上一会课再出门。上班路上在车里听课,8点半到公司处理工作,用吃饭和午休的时间再学一节课。下班路上继续听,到家了胡乱吃点,然后去跑步机上跑五公里,一边戴着耳机听课,运动完再学习到凌晨一点,备考期间我把一台跑步机跑废了。”


在厨房里学习

“以前看《傲骨贤妻》,我很向往律所里的职场女性,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处理所有问题。高考的阶段,读书成绩未必能够考得上法学院,我失去了那条路,后来发现其实可以再走那条路的时候,就想去做。法考的难度系数名声在外,对于我这样子的三流学生来说,去考其实有些不自量力。这个过程里我对自己的认识有很大改观的,原来我可以这么有耐心,我的毅力可以这么好,其实我不是那么差劲。”


拿到资格证后发朋友圈:一个中年妇女的倔强

杨禹和爸爸一起法考,爸爸过了他没过

杨禹的爸爸:58岁的法考之路

杨禹的爸爸,58岁,是一位江苏泰州的大闸蟹养殖户。2024年,他和儿子一起参加了法考,虽然儿子没有通过,但他却顺利通过了。

“我是江苏泰州的一个大闸蟹养殖户。我和我爸爸今年一起考了法考,都是第一次,他过了,我没过。”

“我爸爸66年生,一直在体制内工作。去年,他跟我和我妈说他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他想法考。这个年纪快退休了,他想退休以后从实习律师做起,六七十岁也可以做律师的。”

“他在体制内,和律所的人打交道多,经常和他们交流。以前周边亲戚遇到法律问题,找不到靠谱的律师。我爸虽然想帮忙,但没有律师证也出不了庭。就算考不上,毕竟学法律,生活里能用到,懂一点的话不会吃亏。”

自从他爸爸宣布要考法考后,家里的事他全抛开了,正儿八经一点都不做,以前他就干得少,法考之后,家里形成默契,就是他没空。

“他跟我们不一样,年龄大了眼睛看多了会累,所以他手机是不停在外放,我有时候半夜听到他手机在放课程的声音。他注意力没以前那么集中,同一节课会反复听三四次。主观题是键盘输入的,他以前用五笔,已经不太熟,要重新练拼音输入。他还去上海上面授的课,就很吃力,中午不吃饭,就吃个面包,要用那点时间睡一觉。”

“他学得也太认真了。一天学七八个小时,总是凌晨一点起来学,我看他app上刷了1万多道题。他有压力,必须要一年过,因为法考知识点太多了,太累了,他体力跟不上,如果今年不过的话,就比较会泄气,明年再考就不一定考得上。”

在他们那个小县城的老年人里,他爸爸很不一样。他们一般喝早茶、打麻将、喝酒吹牛,反正有退休金,按道理来说也不愁什么对吧。很多人跟他抱怨,感觉你爸不正常,这么大个年龄了,在装什么?还跟人家年轻人一起考,好像是做作什么的。

他把他爸通过考试的事情发到网上,有人开玩笑说“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爸妈供出来”,还有人问,“自己的父母也想考,这么大年纪也可以吗?”他爸查过,非法本2018年之前入学的可以考,没有年龄限制。他参加工作的时候是高中学历,利用上班时间考大专再自考,正好有这个资格。

“我把我爸通过考试的事情发到网上,有人开玩笑说“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爸妈供出来”,还有人问,“自己的父母也想考,这么大年纪也可以吗?”我爸查过,非法本2018年之前入学的可以考,没有年龄限制。他参加工作的时候是高中学历,利用上班时间考大专再自考,正好有这个资格。”

“我是看到我爸考,我陪他考。大闸蟹季马上过去,我有时间准备考第二次。我爸现在开始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我虽然干的是农产品,不代表不要学习。如果未来我爸真做律师,搞不好也是条不错的路。这些小饭碗,都是铁饭碗。”


王婷夫妇一起通过法考

王婷夫妇:中年励志夫妻

王婷夫妇:40岁携手法考

王婷夫妇,40岁,他们的法考之路始于一个简单的决定:陪考。王婷做医美行业,丈夫在贵阳电视台法制频道工作。丈夫的人生比较顺利,家里没有什么经济压力,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他一毕业就进入电视台,躺平16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所以哪怕意识到传统媒体后劲不足,一直在走下坡,也没有下定决心。为了劝他,王婷说她可以陪他考。

“我考过很多试。考公考编、考教师资格、考出版编辑资格。法考之前两年,我刚考上工商管理硕士,备考的过程里还在写毕业论文,法考通过的第二个月,我又考了中级经济师。”

为什么要陪考?因为你自己不去考,只是喊号子加油,就没有办法感同身受考试的难度。一开始她也没有觉得这么难,后来才意识到要付出的努力艰辛,他们陪伴彼此学习,情谊也加深了。

很多人说你们两个都考试,小孩不用管吗?家务不用做吗?她不喜欢给自己找借口,时间都是自己安排好的。法考备考时候,她要上班还要写论文。她的工作是每周单休,忙起来的话单休都没有。每天她早上7点起床,家里有一个11岁的小学生,她要给他弄早餐,完了把他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在地铁上能学一个小时不到,中午休息再学两个小时,下班以后她先管小孩的作业,弄完了以后,10点到凌晨是她自己的时间。

他们身边没有这样的,他们都不想折腾,叫他们中年励志夫妻。家里的学习氛围还是可以的,经常一个在卫生间背单词,一个在书房里听课。他们对小孩也起到一个榜样作用。

周末基本上就是全家在家学习,他们家的规矩是学完了想干嘛干嘛,没有学完之前不可以玩。给孩子灌输的教育理念是,先做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再去做喜欢做的事情,因为爸爸妈妈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没有目标的状态,会有一点恐慌。你看她考完了以后,现在她没有目标了,想明年再考个啥。


王婷和孩子一起玩、一起读书

苑雯琪:44岁重启法考梦

苑雯琪:重启20年前的法考梦

苑雯琪,44岁,她的法考之路始于20年前的一个遗憾。她大学读的是法律,但第一次法考没有通过,后来她选择了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的工作。2020年元旦,她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重新参加法考。

“很多时刻我都有这种想法。比如说有人来问一些法律问题,我给解答完以后,他们会说要不然再求证一下你老公?没有这个证书,他们不认为你是一个法律从业者,对你真正的水平抱怀疑态度。有些邻居来问我婚姻方面的问题,离婚案偏向找女性来代理,但我说我没证,她们就说算了。”

2016年她就准备过一次法考,买了书,复习到一半,她父亲去世,心情极度低落,就搁置了。2020年的元旦,她在家里宣布,新的一年到来,她有一个重大决定,她要考法考,要成为一名律师。两个孩子特别支持,还在鼓掌。她老公就说你能考过吗?他觉得这么多年都没系统学习,他当时考试是脱产考,通宵达旦,她说那你就等着。

她没有报什么班,买教材,b站上听课,在论坛上认识了几个考友,有徐州的检察官,东北的狱警,他们年纪相仿,都是大龄,法考都是他们的心结。

平时上班的时候,她通勤的路上听课,晚上学四个小时,冲刺阶段周末也到公司自习。她家有奶奶做饭,她主要做一些拖地洗衣的家务。丈夫没有干家务的概念,他是律所的主任挺忙的,她也不让他干。

备考的阶段,有好几次崩溃,有时候会大哭一场,吃一顿好吃的回来接着学。孤军奋战的感觉没有人能分享。

她考了两年,孩子们特别上心,什么时候该考试了,什么时候出分了,他们都会提醒她。考过以后他们特别开心,女儿说妈妈我在班里跟每个同学都说我妈考过法考了,以后有什么事找我妈。她儿子写作文,题目是最钦佩的人,他写了她。

她把120分的成绩发给她老公,他说是不是真的?她给他截了个全图,他说你太牛了。

考完之后,她转让了自己的公司。其实那几年行情一直不好,法考的时候公司几乎不赚钱。去年她进了老公的律所,做他的实习律师。方向跟她之前的职业相关,做知识产权侵权诉讼。

她发现原本她有那种非法律人思维,遇到什么事就先去问他,那就要吵。他会说你现在是一个法律人,要么去法律法规中找你的答案,要么从案例分析中,不要直接问。

跟早些年赚钱的时候比,实习律师的收入差一些。刚进入一个新领域,没有积累那么多客户,再等一两年应该会越来越好。他们这个年龄也有优势,在社会上这么多长时间,会积累一些资源,抗压能力要强得多,哪怕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东西,但她想这都不是问题。


成为律师后,郑州中院成了每周都要来的地方

这些故事展现了中年人面对职业转型和人生困境时的坚持与努力。他们通过法考,不仅是为了获得一张证书,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人带来启发和勇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