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92162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75%的国家,这个比例在东南亚国家中独树一帜。为什么新加坡会有如此高比例的华人人口?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本文将从地理、贸易、殖民政策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新加坡华人人口比例高的历史原因。

一、200年前的新加坡:一个小渔村

要理解新加坡华人人口比例高的原因,首先需要了解新加坡的兴起历史。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关键位置,向西通向印度洋和大西洋,向东通向南中国海和太平洋。然而,历史上新加坡并非一直是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但同样位于马六甲海峡中心的马六甲可能更为重要和有影响力。在15、16世纪,一个强大的穆斯林王国,即马六甲苏丹国,统治着这片海域。由于控制了马六甲等于控制了海上航线的关键,马六甲成为了当时这个区域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在大陆上的马六甲在当时比在孤岛上的新加坡更有贸易优势)

相反,由于新加坡不直接连接马来半岛,运送资源到新加坡的成本相对较高。到了14世纪末,马来人统治了新加坡岛,随后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分别在16、17世纪殖民,但新加坡始终只是一个渔村,没有太多人口迁入。

19世纪初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那一年,新加坡只有120个马来人、30个华人以及一些罗越人的部落。

(200年前的新加坡)

因此,可以说,至少两百年前,新加坡的人口相对稀少,而且没有大量的华人聚居。

二、香料贸易与新加坡的机遇

15世纪后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亚洲建立了殖民地,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到亚洲是因为亚洲商品市场有很大的商机。除了丝绸外,香料在当时也是一大赚钱的行业。

(香料贸易)

香料贸易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对香料的渴望直接催生了地理大发现。从遥远的东方运送香辛料到欧洲的贸易线路被称为香料之路。香料作为当时最贵重的商品之一,其价值几与黄金相当。

葡萄牙人率先开辟了通往亚洲的航线,从好望角向北穿越波斯湾,在西印度和马六甲海峡建立了殖民地。印度的香料通过这条航线被输送到东亚、中东和欧洲市场。

(葡萄牙人的香料贸易路线图)

后来,西班牙人掌握了从欧洲经由美洲到菲律宾的航线,美洲的香料通过马尼拉运往东亚和欧洲。

到了17世纪,荷兰人也加入了这场竞争。由于东西两条香料航线都被占领了,荷兰人转而寻找另一个出产大量香料的地方,即今天的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也就是被称为香料群岛的地方。

(马鲁古群岛所在位置)

马六甲海峡被葡萄牙人占据后,荷兰人转而占领了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巽他海峡。

(香料航线主走今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海峡而非马六甲海峡)

所以马六甲海峡在17世纪后期相对于巽他海峡而言,光芒就黯淡了。因此,在英国人到来之前,新加坡之所以一直没有崛起,不仅因为马六甲海峡还有更好的港口城市马六甲,也因为当时的香料航线形势如此。然而,这种情况由于英国的介入而发生了巨大改变。

三、英国的介入与新加坡的崛起

自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控制了南亚次大陆,以加尔各答为中心,并向周围地区扩张。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对香料的热衷不同,大英帝国发现了另一种热门商品,那就是茶叶。

当时,欧洲对红茶情有独钟,而清代中国正好是茶叶生产的领先者,拥有一流的制茶技术。这使得清朝自17、18世纪开始就几乎完全依靠茶叶贸易,大量白银从海外流入中国。到了19世纪初,为了获得更多的茶叶并将鸦片销售回中国,英国一直在寻找南亚次大陆之外到南中国海之间的新殖民地。

正如前文所述,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的航道早已被荷兰人控制,而从美洲到东亚的航线又被西班牙的马尼拉所占据,英国人一直找不到切入点。然而,19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事件,那就是拿破仑战争。法兰西帝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直接占领了荷兰本土。为了防止法国进一步扩张到荷兰的海外殖民地,英国主动“帮助”荷兰代管这些殖民地,因此在一段时间内,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荷兰殖民地都被英国军队占领。从这时候开始,英国人开始占领新加坡。

1819年,他们在当时人烟稀少的新加坡建立了殖民据点。这一举动引起了荷兰的愤怒,但是当时荷兰正处于拿破仑战争后的瓦解状态,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他们没有足够的筹码来与英国竞争。对荷兰而言,他们的生存之道在于非洲好望角到巽他海峡、然后到巴达维亚、南中国海的香料航线。只要英国不干涉巽他海峡周边事务,荷兰还能勉强接受。英国也答应尊重荷兰的底线,承诺只要荷兰退出马来半岛并不再干涉新加坡,英国也不会影响荷兰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

因此,1824年,英国和荷兰签署了条约,《英荷条约》条约以马六甲海峡为中线,以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以南为荷兰势力范围(此条约大致上影响了后来马来西亚与印尼二国领土的范围,也决定了新加坡往后的命运)。英国获得了包括新加坡在内的马来半岛。

四、自由港政策与苏伊士运河

在1824年,即鸦片战争爆发前,大英帝国在中国并没有任何殖民据点。清政府唯一承认的对外贸易港口就是广州。除了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外国人要在中国做生意,都必须经过广州。

(广州十三行)

因此,如果英国人想获得更多的中国茶叶,并且有人帮助他们在中国销售鸦片,他们必须与中国人合作。与葡萄牙在澳门、西班牙在马尼拉、荷兰在巴达维亚的情况不同,英国人的新加坡距离中国大陆更远,因此有中国商人的支持对当时的英国来说至关重要。

五、以华制华与华人帮会系统

为什么新加坡仍然以华人,特别是福建、广东和客家人为主要人口群体呢?这主要归因于华人庞大的帮会系统。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即《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宣布不再允许奴隶交易在英国的领土内进行,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事实上,这项法案引起了海外英国殖民政府和白人精英的不满,因为开发新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废除奴隶制度后,殖民地劳动力会变得短缺。

然而,英国采取的政策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是在殖民地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并通过分治法来实现对殖民地的控制。19世纪中叶,新加坡通过自由港政策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英国殖民政府通过华人治理华人的方式,成功降低了治理成本。

在这些移民中,闽南、粤籍和客家华人拥有最大的影响力,这些地区的人常常从事海上贸易,因此基于地缘因素的帮会在这里非常兴盛。尽管这些帮会的目标是相互帮助,尽管不完全如此,但实际上它们与现代的黑道有相似之处。

(海山帮会合影,早期传说源自洪门(天地会)组织,主要活动在南洋,尤其在马来亚)

在海外,华人不像在中国内地那样有清帝国的支持进行殖民拓展,而更像是孤立的个体。因此,这些帮会通常具有显著的武装倾向。这些帮会中,闽南人的势力最为庞大。例如,17世纪末期,明朝势力被彻底消灭后,不愿服从清帝国的李为经来自于福建厦门,他离开中国来到马六甲,成为了葡萄牙殖民地的甲必丹,即欧洲殖民地下的华人社区领袖,协助殖民政府管理华人。

(李为经画像)

像李为经这样的华人吸引了大量同乡前来马来半岛。这些移民有的是为了生计,有的是因为别的原因,永远离开了中国内地。但共同之处在于,从17世纪到19世纪,几乎所有在马来半岛的华人甲必丹都是闽南人。如薛佛记就是一个闽南帮的大老。祖籍漳州,他在18世纪末跟随父亲来到马六甲做生意,随着锡矿开发,薛佛记在新加坡购地大发,成为当时新加坡最大的地主。

(薛佛记画像)

薛佛记领导的闽南帮迅速壮大,他捐资建造了供妈祖祭祀的天福宫,至今香火鼎盛。

(新加坡天福宫)

这些帮会成为新加坡华人移民的保护伞,他们也为英国殖民政府招募同乡前来新加坡提供了帮助。据统计,1841年时,新加坡的总人口只有两万,但帮会会员就有一万名,占总人口的50%。以上只是闽南人的一个例子,类似的组织模式也可以在新加坡的粤籍和客家族群中看到。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兴起与中国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殖民者一开始就主要招募华人来此定居的原因。此外,大英帝国的种族隔离政策与来自华南的同乡帮会也吸引了大量华人移民。然而,更像磁铁一般吸引更多华人前来的,是新加坡的低税率政策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为这些原因,才在东南亚半岛上建立起了一个拥有300万华人的城邦国家——新加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