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从基础概念到工农业区位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从基础概念到工农业区位分析

引用
高三网
1.
http://www.gaosan.com/gaokao/840315.html

高中地理学习注重理解概念和原理,而不是单纯的记忆。通过理解来记忆地理知识,可以更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本文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包括地理基础知识、地图阅读技巧、等值线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间计算方法以及工农业区位因素等内容。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1. 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 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 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 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 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 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 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 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 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15.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16. 时间分布:
    ①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 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17. 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18.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落时间是18:00

高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有什么

一.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条件),主导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
农业:
(1) 农业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机械、科技等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印务发展变化快。
(3)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 季风水田农业:
⑴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作物:水稻为主(好暖喜湿)
⑶ 区位条件: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势平坦,适合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4) 特点: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② 商品谷物农业:
(1)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2) 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4)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③ 大牧场放牧业:
(1)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 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低价低;距离海港进,交通便利。
(3)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④ 乳蓄业:
(1)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奶制品
(2) 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蓄产品需求量大。
(3) 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⑤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 区位条件:自然: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蓄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 特征: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牧场。
科技应用:化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工业:
(1) 工业的区位因素:水源、土地、市场、运输、动力、原料、政策、劳动力
(2) 工业的主要因素: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
(3)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首钢,亦庄,中关村与工业地域)
① 传统工业区:
(1) 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 特征:一个核心: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二个区位条件:煤炭和铁矿。
三个问题:运输量大;能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
四个典型分布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化学,机械,纺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