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纺织品面料的定义、生产方法和应用简介
功能性纺织品面料的定义、生产方法和应用简介
功能性纺织品是现代纺织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在传统纺织品中引入各种特殊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的更高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功能性纺织品,包括远红外纺织品、香味纺织品、吸湿快干纺织品和阻燃纺织品,探讨它们的定义、生产方法和实际应用。
远红外纺织品
远红外纺织品是纤维或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将能够吸收外界能量(包括阳光和人体热量)并能高效发射远红外线的材料附着或粘合在纺织品上,使织物在4~20微米波长范围内有较高的红外线发射率。
远红外纤维具有热效应,可分为保暖型和保健型二种,保暖型属于保暖蓄热纤维。主要用于需要保暖功能的产品;保健型主要是增强微循环功能。
目前,有远红外涤纶、远红外丙纶、远红外锦纶、远红外腈纶、远红外粘胶 纤维等产品。远红外保健整理织物可用来开发保健蓄热产品、医疗用品等, 如内衣、贴身保暖服及床罩、床单、毛毯等床上用品,坐垫、护膝、腰带、 保健鞋袜和电热制品等一系列。
香味纺织品
采用香料微胶囊,最常用的方式是香味印花。即采用香料微胶囊与有色的印花涂料进行均匀混溶并借助涂料中粘合剂的作用固着在织物上。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还可以把芳香整理与提高美学效果结合起来,如香气与涂料印花图案相配。芳香整理也可以与衣物的多功能相结合,如袜子、内衣等产品即可用抗菌除臭加香精整理,又可用抗菌除臭加美肤、护肤香精整理。床上用品可用镇静安神的香精,工作服上可用提神醒脑香精。也可结合驱虫、驱蚊等作用制成防护性服装,香味织物广泛应用于服装、床单、手帕、袜子、围 巾等多种纺织品。
生产方法:香精微胶囊——技术优势在于形成微胶囊时,囊芯材料被包覆而与外界隔离,囊芯材料的性质被基本无影响的保存下来,而壁材被破坏时又 将囊芯物质释放出来。芳香纤维——是通过共混法和复合纺丝法而制得,这种纤维一般选用熔点低且耐水解的聚合物做芯层,香料加在芯层中。芳香织物后整理——采用浸轧法、浸渍法或印花法,并采用交联剂和低温固着剂。
吸湿快干纺织品
吸湿快干凉爽型纤维及织物具有如下的特征: A、具有吸汗、快干的舒适性; B、织物轻薄、高档,具有优良的毛细管芯吸作用和 干爽的手感; C、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凉爽感; D、易洗,快干,免烫
吸湿速干纤维——通过对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维尼纶)、聚丙烯 (丙纶)等合成纤维进行改性,以实现纤维吸湿性能与导湿性能的有机结合,主要分为物理改性法和化学改性法。
物理改性法
指在纤维生产中利用物理方法得到吸湿速干的纤维。
- A、异形截面法——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纤维截面具有沟槽,利用这些沟槽,织造后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通道,通过这些沟槽的芯吸效应起到吸湿快干的功效。
- B、多孔中空截面法 ——是从纤维表面到中空部分有许多贯通的细孔的中空纤维,具 有优良的导湿排汗功能。生产工艺是,先与特殊的微孔形成共融共混物,然后再将其溶剂部分挤出达到吸湿排汗速干。
- C、双组分复合共纺法——借助共轭熔融纺丝技术,将二种聚合物分别通过2台螺杆挤压机连续熔融挤出,经过各自的熔体管道,并经过定量泵定量输入纺丝液,在组件内适当部位二组分以一定方式复合,从同一块喷丝板喷出后经卷绕成型,最终得到截面为星形、橘瓣形、米字形结构,单丝纤度小于0.3dtex的裂片型复合超细纤维或单丝纤维小于0.08dtex的海岛型复合超细纤维。
- D、纤维细旦法 ——细旦纤维织制的织物表面立起的细纤维形成无数个微细的凹凸结构,相当于无数个毛细管,因此织物毛细芯吸效应明显增加, 能起到传递水分子的作用,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和输水导汗性能。现在细旦导湿工艺主要用于丙纶织物。
化学改性法
指在纤维生产中利用化学方法制得吸湿速干的纤维。
- A、亲水性化合物,制备共熔结晶型聚合物 ——应用亲水性化合物制备聚乙二醇的共熔结晶型聚酯。为了使纤维表面亲水化,通常使用亲水性高分子覆盖于纤维表面,但要求在洗涤时该亲水性化合物不易脱落。
- B、应用第3单体,合成具有亲水性的共聚物共混纺丝—— 如以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作为第3单体合成共聚酯,然后再与普通聚酯共混纺出中空纤维,然后对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由于共聚酯的小分子容易为碱液所水解,在纤维内部形成许多与中空部连通的微孔,从而使之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湿性。
- C、丝胶朊聚酯—— 用化学方法将真丝织物煮练所抽提出的丝胶朊附着于聚酯纤维分子内(大分子组装法)。丝胶朊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而且与构成人体皮肤的氨基酸的组成接近,因此使纤维更具有吸湿功能,并对皮肤无任何不良作用。
通过对聚酯纤维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而得到的吸湿排汗纤维,可以提高聚酯织物的吸湿性、减少表面静电,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吸湿速干后整理
利用亲水整理剂,使之均匀又牢固的固着在织物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 该方法优点是适应各种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缺点随着织物表面固着的亲水整理剂量多少和洗涤次数变化而变化。 目前,吸湿排汗聚酯织物主要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内 衣、 外套、袜类、手套、胸罩、护膝、帽子、毛巾等方面
阻燃纺织品
随着各种民用和产业用纺织品消费量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各种室内装饰、舱内装饰织物(窗帘、帷幕、墙布、地毯、家具等)和床上用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因纺织品引起的火灾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阻燃性(或抗燃性)是指材料所具有的减慢、终止或防止有延燃烧的特性。
- 阻燃方法大致有两种:纤维阻燃改性和阻燃整理。对于天然纤维只能通过后整理的阻燃方法,即通过吸附沉积、化学键合、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及粘合剂等作用,使阻燃剂固着在织物或纱线上,从而获得阻燃效果。对于合成纤维,可以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的方法使纤维具有阻燃性,也可通过后整理的方法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