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进阶:间隔拍摄技巧与应用详解
摄影进阶:间隔拍摄技巧与应用详解
间隔拍摄是一种通过设置固定时间间隔自动拍摄照片,然后将这些照片制作成视频或堆栈图像的摄影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间隔拍摄的具体操作方法、应用场景及注意事项,以帮助摄影爱好者掌握这一实用技巧。
什么是间隔拍摄?
间隔拍摄,就是架好相机,每固定间隔一段时间,拍摄一张,最后将这些素材制作成视频,也可以挑选出最理想的图片制作单幅摄影作品或者Gif动画文件。
如果制作的是视频,就是延时摄影,如果制作的是单幅作品和Gif文件,就是堆栈。
尼康Z 7间隔拍摄设置详解
以尼康Z 7机身为例,首先按MENU进入菜单,在“照片拍摄菜单”中找到“间隔拍摄”选项,点击屏幕或是通过方向键的右键进入间隔拍摄菜单。
1. 开始日期/时间
选择“选择开始日期/时间”选项可以设定延时开始拍摄时间,多数情况选择“立即”就可以进行拍摄。
2. 间隔时间
间隔时间和拍摄张数决定了延时摄影的总时长。以拍摄240张为例,假设将间隔时间设定为15秒,则拍摄总时长为一个小时,足够完成一次壮观日落的拍摄。而如果要拍摄银河的延时则将间隔设定为1秒即可,因为拍摄单幅银河照片通常曝光时间在20-30秒左右,如果两张照片之间的间隔过长,制作延时视频后则会出现“跳跃”的现象。
3. 拍摄张数
第三项“间隔×拍摄张数/间隔”是调整拍摄张数的选项。一般而言,10秒钟的延时视频是短片中已经占比很大,电影视频一帧是24张,拍延时就按照24fps来拍摄。在菜单中选项乘号左边是拍摄张数,乘号右边是一次拍几张,通常设定为1即可。以24fps为例,拍十秒延时即为10秒×24fps=240张。
4. 曝光平滑与静音拍摄
第四项“曝光平滑”是为了防止闪烁的,开启之后视频不会出现闪烁现象,这让延时视频视觉感受十分理想。而下一项的“静音拍摄”功能是利用相机的电子快门进行拍摄,不但不会在拍摄时干扰到别人,同时还能节省快门使用次数,延长快门寿命。
5. 间隔优先
开启菜单中的“间隔优先”功能,相机会优先考虑拍摄间隔,关闭则优先考虑曝光。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则建议关闭。
6. 拍摄模式与图像格式
在拍摄的模式上,建议选择光圈优先(A档),并且使用矩阵测光功能,这样拍摄的延时素材曝光较为一致。如果需要更高质量的延时视频作品,图片品质选择为RAW,在后期处理时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设置好以上选项之后,在“间隔拍摄”菜单里选择“开始”即可拍摄。
注意事项
- 最好选择光圈优先模式,然后曝光和对焦全切换到手动模式。
- 选择RAW格式,无损保留所有图像信息,便于后期。
- 选择快门时间,间隔时间一定要大于快门时间,留出2-3秒给相机存储相片。
- 如果相机没有“间隔拍摄”功能,就需要使用定时快门线拍摄。
- 如果拍摄延时摄影,每帧之间必须是连续的。如果是堆栈,要求不太严格。
- 关闭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 关闭镜头防抖
- 储存卡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 注意电池电量。
间隔拍摄的应用场景
去除场景中的游人等运动的物体,纯净画面
很多时候,在一些场景中总是人来人往,想拍摄一张空景很难。利用“间隔拍摄”功能,设间隔时间为3'左右(根据人或移动物体的频率,保证每幅照片中移动的位置有变化),大约拍摄10张左右,后期在PS的堆栈中用“中间值”或“平均值”去除游人。模拟慢门拍摄
当没有ND镜, 间隔1-3秒,拍10-30张,堆栈模拟水流,拉丝云,人流,车流、瀑布拉丝等。车轨、星轨
间隔1秒,快门速度小于30秒,约拍30分钟,有30张就可拉出星轨、车轨,解决长曝光过程中产生的热噪点。自拍,把自己拍进画面里
有时候画面中缺少一些元素,这时候可以把自己摄入画面,提升照片观感,利用超焦距原理调整好参数,把间隔设为10-15'或更长(根据相机到目标点距离决定),确保自己进入画面,摆好POSE,拍摄张数视现场情况而定。无损降噪
在光线昏暗时采用高感光度,无疑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噪点往往是难以接受的,这时可采用“间隔拍摄”的方法,完全解决降噪的问题。把相机间隔可设为1秒,拍摄5-16张,后期进行“最大值”或“平均值”堆栈,解决噪点问题(可接受ISO6400或更高)。
延时摄影公式
拍摄时长(分钟)=间隔拍摄的时间(秒)×24×最终想要片段的时长(秒)÷60
拍摄张数=24×最终想要片段的时长(秒)
例:最终想要一段20秒的延时摄影片段,间隔拍摄时间为3秒,那么拍摄时长为:3×24×20÷60=24(分钟),拍摄张数为:20×24=480张
应用实例:
这里以24帧视频为例,将10秒视频代入公式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 间隔时间为2秒(拍摄人流/日出/日落),拍摄时长=2x24x10=480秒=8分钟;
- 间隔时间为5秒(拍摄晴天风光),拍摄时长=5x24×10=1200秒=20分钟;
- 间隔时间为8秒(拍摄流动的云),拍摄时长=8x24x10=1200秒=32分钟;
- 间隔时间为15秒(拍摄太阳移动),拍摄时长=15x24x10=3600秒=60分钟;
- 间隔时间为25秒(拍摄星空),拍摄时长=25x24x10=6000秒=10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