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丸才是补气血神器!学会搭配,解决90%气血问题!
补中益气丸才是补气血神器!学会搭配,解决90%气血问题!
“气血不足,百病丛生。” 这句话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可现实生活中,多少人明明手脚冰凉、脸色苍白、累得像被掏空了一样,却不当回事,硬扛着!更有不少人随便吃点补品,结果越补越虚,花了钱还伤了身。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补气血”这件大事!说到补气血,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人参、阿胶,可这两样东西真不是人人都适合。相比之下,中医里有一个低调又强大的“补气血神器”——补中益气丸!
如果你总是疲劳无力、食欲不振、头晕耳鸣、脸色蜡黄、容易感冒、久病不愈……补中益气丸或许正是你需要的救星!
这味中成药,流传了几百年,被誉为“气血双补的黄金搭档”。 但很多人吃了却没效果,甚至越吃越虚,为什么?今天咱们就来把它的奥秘彻底讲清楚,告诉大家 如何搭配,才能真正补足气血,让身体恢复元气,远离慢性病!
“补中益气丸”到底是啥?为什么它能补气血?
提到补中益气丸,就不得不说它的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这位老祖宗可是中医界的“补气大师”,他发现“气虚”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吃再多补品也吸收不了,反而越补越虚。
他精心调配了一张方子,专门用于补脾胃、升阳气、固本培元,这就是补中益气汤,后来才被制成补中益气丸,流传至今。
这味药的核心作用,就是“补气、升阳、固本”! 具体来说,它的配方非常讲究:
黄芪、党参、甘草 —— 这三味药是补气的核心,尤其是黄芪,被称为“补气第一药”,能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白术、当归、陈皮—— 这几味药调理脾胃,帮助消化吸收,让营养真正进入身体,而不是白白流失。
升麻、柴胡—— 这两味药负责“升阳”,简单来说,就是把气血往上提,让你不再头晕无力,精神焕发。
简单总结,补中益气丸主要针对“气虚”,特别适合那些 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说话无力、反复感冒、伤口愈合慢、脸色苍白 的人。
为什么有人吃了补中益气丸没效果,甚至越吃越虚?
这是因为很多人压根不懂“对症下药”! 很多人觉得补中益气丸是补气血的,就盲目吃,结果适得其反。补中益气丸主要是“补气”,而不是直接补血! 如果你气虚导致血虚,那当然有效;但如果你是 血虚为主(比如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慌失眠),单吃它效果就有限!
正确的做法是:气血双补,搭配服用!如果你既气虚又血虚,建议补中益气丸+四物汤,这样才能真正补足气血,让身体恢复元气!
四物汤的配方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它是补血的经典方,而补中益气丸补气,两者搭配,才是真正的“王炸”组合!
补中益气丸适合哪些人?你的身体是不是在“求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每天都很累,总感觉睡不够,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
吃啥都不香,胃口不好,还容易腹胀腹泻?
脸色发黄,没血色,像是被掏空了一样?
天气一变就容易感冒,抵抗力差?
站久了就头晕,蹲下站起来眼前发黑?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说明 你的气血已经亏虚,需要调理了!
补中益气丸最适合这几类人:
老年人气虚体弱—— 上了年纪,脾胃功能下降,吃得少、吸收差,容易疲劳、气短、四肢无力,补中益气丸可以帮他们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长期久病体虚的人—— 生病后元气大伤,补中益气丸可以帮助恢复体力,提高免疫力。
脾胃虚弱、消化不好的人 —— 吃饭少、胃口差、腹胀腹泻的人,补中益气丸能健脾养胃,改善消化功能。
女性产后气血亏虚 —— 产后容易气血两虚,容易头晕、乏力,适量服用补中益气丸,有助于恢复元气。
补中益气丸怎么吃效果最好?避开这些误区!
饭前服用,效果更好!补中益气丸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效吸收更充分。
不能长期服用!任何补药都不能长期吃,否则会损伤脾胃,一般建议 吃1-2个月后停一阵子,观察身体变化。
搭配合理,效果翻倍!如果有气血两虚,可以补中益气丸+四物汤,如果是脾胃虚寒,可以搭配附子理中丸。
吃药的饮食也要注意! 少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温补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羊肉、鸡肉等。
补足气血,人生更轻松!
很多人以为“老了就该虚”,气血充足的人,老了依然精神焕发! 气血不足,不仅让人变老变丑,还容易生病,甚至影响寿命。
如果你总是累、脸色差、胃口不好,不妨试试补中益气丸+合理搭配,从根本上调整体质,让身体恢复活力,一身轻松!
参考文献
《李东垣医学全书》—— 记载补中益气汤的原方与用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与功效
《中医内科学》—— 气虚、血虚的临床表现及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