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鲁迅: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要是说起鲁迅这人,要是让您用一个词来描述,估摸得有百分之九十的现代人会讲:严肃得很,跟教科书似的,一点儿也不随和……
对多数人来讲,知道鲁迅是因为,从儿时起课本里那些要求全文背诵的内容,以及那张留着小胡子、一脸严肃的大头像。
然而实际上,这是对他的极大误解。
陈丹青于《笑谈大先生》中表示,自己喜欢鲁迅,缘由是鲁迅有趣。“要说文学方面,要说人物方面,他是中国这百年来最有趣的人。”
所谓好玩呢,就是在清醒的时候还能有乐趣,说话毒一点但也不缺幽默。
相声名家于谦老师,他那为人所常谈的人生三大爱好是:抽烟、饮酒、烫头发。在我觉得吧,鲁迅先生有三大挺带劲的人生喜好:吸烟、创作还有逗乐。
他这人特别幽默,这在他写的文字里展现得那叫一个透彻。
鲁迅,本叫周树人,可不是啥艺名周怼人啊,这说法是错误的,鲁迅没有艺名叫周怼人。
鲁迅拿文字当怼人法宝,每次读都让人感觉既深刻又好玩。要是鲁迅所处的那个年代有微博,那他肯定会是头号段子手。随便讲句话就能登上热搜榜,随便写篇文阅读量确保十万以上。
他起的文章标题,可比咱们绞尽脑汁想出来的那些有意思多了。像《人心很古》,像《一思而行》。有人讲人心不像过去那样淳朴了,他非说人心还是很古朴的。有人说做事前要反复思考后再行动,他却说思考一次就行了。
他有一篇文章,题目是《论“他-妈-的!”》单瞧这标题,就忍不住想乐。
在《论“他-妈-的!”》中,鲁迅本来是在对某种国民性加以批判,然而到了末尾,他却突然改变了话头:“我曾在老家瞧见乡农父子一块儿吃午饭,儿子指着一碗菜跟他爹讲:‘这挺好,爹您尝尝!’那爹回应说:‘我不想吃。儿啊你吃吧!’这简直就跟现在流行的‘我的亲爱的’一个意思了。”
你看,鲁迅看得那叫一个明白,这就好比在当下的生活里,妻子心里明明满满的都是爱,可嘴里却骂丈夫“死老头”似的。
陈丹青讲,要是一个人既愤怒又睿智,一个批判者心里还在偷笑,那这人的愤怒,这人的批判,就是很出色的文学。讲个笑话就能道出个道理,这本事唯有鲁迅具备。
小时候看不太懂的那些文字,如今以成年人的思维与阅历重新审视,这才发觉鲁迅先生原来这么有幽默感。他觉着你写的文章不咋地,他会讲:“我就佩服诸位一点:这种玩意儿居然还敢拿出来发表。”他冲着熊孩子发火时会讲:“小时候,不把他当回事儿,长大了也成不了人样儿。”他跟键盘侠或者杠精较劲的时候会讲:“厨子做饭,有人说他做得不好,他不该把菜刀和斧头递给批评的人,还说你来做一碗好的试试。”他还表示:“我老是觉着我的灵魂带毒。”我觉着吧,鲁迅的文字带毒呢,能让人看了后既想乐又想拍手叫好的那种毒。
他的有意思之处,体现在跟朋友的相处当中。在朋友眼中,鲁迅可不是那种硬邦邦、整天绷着脸的人。当年凡是认识鲁迅的人说起他来,给出的评价都是:这人挺逗乐,爱说俏皮话。
夏衍讲——鲁迅特别幽默。唐弢称——每次鲁迅到他家,一进门就会轻松地在地板上转圈、打转儿。鲁迅转着圈儿,一路走到桌子那儿,一下子坐到桌子上,手里拿着支烟,有说有笑的。那画面里的,分明就是个爱耍宝逗趣、时而嬉笑时而嗔怒的有个性的少年。
章衣萍的老婆回忆道,有一日跟朋友去寻鲁迅耍,瞅见老先生正往家走呢,便隔着马路叫他。鲁迅始终没听到,众人便追到他家门口,讲:“哎!我都喊你好几声啦!”结果鲁迅回应道:“哟!哟!哟!哟!哟!”旁人挺纳闷,你咋连着说这么多呢。鲁迅面带笑容说道:“你不是喊了我好多回嘛,那我得给你还回去啊!”
鲁迅属于那种不管啥时候都能跟身旁人逗趣儿的人。就算是送本书,也得顺带搞点小风趣。他有个好朋友是川岛,这人刚成家,鲁迅就给这人送了一本书。他在封面上写着题词:“哎呀,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你从你爱人的怀抱里腾出一只手来,把这没啥意思的《中国文学史略》收下吧。”
咱现代人送书的时候,哪能这样说话呀。不过你要是再认真读一读,就会发现,鲁迅的一个玩笑中,一方面肯定着朋友的甜蜜美满,另一方面给予了最具深意的祝愿。和朋友相处的最高水准是,幽默时带着真诚,调侃时透着尊重。跟鲁迅做朋友,那肯定每天都乐呵呵的。
他这人挺有意思的,从生活的各种小细节里都能体现出来。鲁迅有个喜好,那就是给人取外号。每次都能叫大家觉着,既恰当又逗乐。当年他于三味书屋念书那会儿,有一门功课称作“对课”。有一回,先生出了个对课题目叫“独角兽”,同学们都答不上来,便找鲁迅想办法。结果就鲁迅表示:“那就选‘四眼狗’得了。”同学傻愣愣地就信了,还回了嘴,结果把先生给气得够呛。先生本来就是近视眼,当时还戴着眼镜呢,这不是埋汰人家嘛?鲁迅把恶作剧弄完了,拿书挡着脸,在那儿使劲憋着笑呢,都快忍不住笑出声了。
还有一回,他瞅见女生老是哭,就给人家取了个特别形象的外号,称作四条。旁人问咋回事,他讲:“女生一哭,那眼泪、鼻涕都出来啦!不是有四条(指眼泪和鼻涕)吗?”我想啊,要是听到这样的形容,估计那女生也就会转哭为笑了。别人都在装正经,那我就只能装不正经了。
在学校里,鲁迅是幽默达人,而在家里,他也是随时都能说出段子的人。有一回,儿子海婴馋他手里的沙琪玛,便问他:“爸能吃不?”结果鲁迅的回答能让人笑喷:“按道理讲是能行的,可爸爸就那一个,吃了就没啦,所以还是别吃为好。”真是文字方面的高手啊,随便一句简单的话,都能给说出别样的趣味来。
鲁迅的长孙周令飞曾经表示:“鲁迅可不是像咱们课本里那样,给人一种很严厉、皱着眉、特别吓人的感觉。实际上,他是个特别慈祥又很幽默的人呢。”哎,鲁迅这一辈子都挺有乐子的,可好多人却觉得他是个满心愁苦、整天发火的人。这都得怪教科书啊!明明这人可逗了,还挺酷,整天都在那讲冷笑话呢。
他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他的自然而然以及那份童真。有些人啊,那股子有趣劲儿是天生就有的,不管到了啥岁数,都一直跟着他们。鲁迅就是那种一直都有着童心的人。有一回,鲁迅正写着文章呢,外边的猫不停地叫唤,把他烦得不行,他的思路老是被打断。这咋整呢?挺恼火,但也不能去伤着小动物呀。这当口,鲁迅瞅见了身旁那个装着五十支烟的铁皮烟罐子,他抄起烟,朝着那只让他心烦的猫咪,一根接一根地扔过去。一个长着黑胡子的老头儿,拿猫咪没辙,瞧着那无奈样儿,他那严肃的形象怕是保不住啦。
有一回,女师大办校庆,众人聚一块弄文艺演出。那时候四十好几的鲁迅被众人逼着表演个节目。不过鲁迅着实不咋会唱歌跳舞,可大家一个劲儿起哄,就想看这位大神露一手。鲁迅只得咬着牙往前冲,他表示自己要表演独舞。上了台之后,那是一点儿节奏感觉都不存在。他搂着一条腿,在场地里乱蹦乱跳。但他没什么偶像包袱,也不会被师长形象所束缚。结果大伙都可喜欢了,一个劲儿地笑呢。鲁迅呢!在那哄笑的声音里,愈发来劲地蹦跶着。
真正过得有意思的人,不装模作样,不束手束脚,能放得开,也更会拿自己开涮。当年在广州,一些进步青年搞了个“南中国”文学社,想让鲁迅给他们那创刊号写个题词。可以给名人做背书,也能让销量往上冲一冲。结果鲁迅却表示:“想让刊物卖得好挺简单,你们能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能卖得好。”他这人特清楚大众的难处,而且随时都能靠幽默把问题给解决喽。
陈丹青讲:“咱们看他写的东西,往往只注意到他的文字要么犀利,要么深刻,却没察觉到老先生的自得,因为老先生不会表现出来。这种不表现,其实就是一种自得,一种玩乐的态度,好比他讲笑话时,自己是不会笑的。”嗯,最低等的幽默呢,就是笑话都还没开始讲呢,他自己倒先笑得不行,躺那儿了。那最高级的幽默呢,是他没笑,你倒笑得东倒西歪。鲁迅明显是后面那种。
胡兰成讲:“鲁迅先生常常在文字中显得憨傻,实际上很机灵,他真正讨人喜欢的地方,在于他的怡然自得。”啥是跌宕自喜呢?那其实就是有趣呗。这就是鲁迅最为可贵之处。
现代人挺喜欢王小波的,不管是他写的情书还是小说,那都特别真实,还特有意思。咱喜欢一个人,从表面看,可能是这人长得俊,要不就是条件不错。可实际上呢,一个人骨子里的趣味,那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有趣,方能治好这无趣世界的病。只有有趣,才可让疲惫中的英雄梦想成真。一个人的顶级魅力,那得是有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