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创作基础——马蹄韵
楹联创作基础——马蹄韵
楹联创作中的“马蹄韵”规则是当代楹联界公认的平仄相谐规则,由中南大学余德泉教授提出。这一规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为楹联创作提供了明确的声调指导。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体实例,为您详细解读“马蹄韵”的应用方法。
什么是马蹄韵?
楹联(对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看似简单的文字游戏,却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那么什么是马蹄韵呢?马蹄韵在楹联中起何作用?确切地说,马蹄韵就是楹联的声调规则。就像一首歌曲需要高低音的配合才能唱出美妙的旋律,诗词需要平仄的限制才能产生抑扬顿挫之感,楹联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马蹄韵得名于马蹄的行走方式:后面的两个蹄子始终踩着前面两个蹄子印。如果将左边比喻成仄仄,右边比喻成平平;或者将右边比喻成平平,左边比喻成仄仄,那么平平仄仄就会循环不断。因此,马蹄韵可以分为两种格式:正格和变格。
马蹄韵正格
第一种:平平仄
从马停立到走时的状态,这种格式可以表示为“平平仄”。例如:
一个句子:仄
上联:旭日出东海(仄)
下联:白云绕北山(平)
两个分句:平仄(第一种)
上联:耕地归来,江畔黄昏雨(来字是平声,雨字是仄声)
下联:种田早去,村头拂晓烟(去字是仄声,烟字是平声)
第二种:平仄仄
这种格式可以表示为“平仄仄”。例如:
两个分句:仄仄(第二种)
上联:风轻午暖,斜阳射瓦层层雪(仄仄)
下联:夜静晨寒,倒剑插檐串串冰(平平)
三个分句: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唢呐声声,玉兔回宫,名成业就辞旧岁(平平仄)
下联:锣鼓阵阵,金龙复位,欢天喜地闹新春(仄仄平)
三个分句: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土路条条,苍山无鸟宿,腊月寒冬千里雪(平仄仄)
下联:木桥座座,篮海有船行,花开春暖万家灯(仄平平)
四个分句: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
四个分句: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
五个分句: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五个分句: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
六个分句:平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平平仄仄平)
六个分句:仄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
七个分句:依此类推。
句中平仄举例(两种形式)
一个字:仄
上联:假(仄)
下联:真(平)
两个字:平仄(第一种)
上联:凉雨(平仄)
下联:热风(仄平)
两个字:仄仄(第二种)
上联:绿草(仄仄)
下联:红花(平平)
三个字: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山中鸟(平平仄)
下联:水里鱼(仄仄平)
三个字: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天上月(平仄仄)
下联:水中星(仄平平)
四个字: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坐山观虎(仄平平仄)
下联:蹲海数鱼(平仄仄平)
四个字: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田间稻绿(平平仄仄)
下联:院中花红(仄仄平平)
五个字: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大海白鱼跃(仄仄平平仄)
下联:深山翠鸟飞(平平仄仄平)
五个字: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地铺千里雪(仄平平仄仄)
下联:天盖万层云(平仄仄平平)
六个字:平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春草满山成绿(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夏花一地变红(仄平平仄仄平)
六个字:仄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水静红鱼可数(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林深绿鸟能鸣(平平仄仄平平)
七个字: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春回大地千山秀(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夏去高天万鸟飞(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个字:平仄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游大海迎飞破浪(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逛高山斩雾劈云(仄平平仄仄平平)
八个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种)
上联:……(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个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第二种)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九个字:依此类推。
变格
不按平仄杆截取的句子称为变格,也就是说受格律诗的影响而改变了格式,如五言诗和七言诗。除了马蹄韵两种格式外,皆为变格。
五言、七言变格
五个字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上联:春风揺绿柳
下联:夏雨打红荷
七个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联:雾罩千山藏古寺
下联:霞投万海染新村
句脚变格
- 仄平仄
- 平仄平
- 上联:寒冬过,日丽风和,杨柳河边皆泛绿;
- 下联:酷夏来,天蒸地烤,草花岭上渐成黄。
句中变格
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在此不作说明,以后再具体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