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每天认识一种植物——何首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天认识一种植物——何首乌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isenlin.cn/sf_9CB32DCA06A04E96BC8C040216D6AFA2_209_F0FE7F73880.html

何首乌,又名夜交藤、紫乌藤等,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它不仅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还兼具观赏和食用价值。本文将详细介绍何首乌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其多种用途。

何首乌,是蓼科何首乌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何首乌”最早见于唐·李翱《何首乌录》。文中主人公田儿天生阉弱,机缘巧合下服用何首乌根后,“十年生数男”,后便改名“能嗣”。田儿“百六十岁卒”,其孙名首乌,服用何首乌根后“年百三十岁,生男女二十一人”,后人称此药为“何首乌”。

别称

夜交藤、紫乌藤、多花蓼、桃柳藤,九真藤

形态特征

其块根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叶卵形或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被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瘦果卵形,具3棱,黑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以种子繁殖或扦插、块根繁殖。

何首乌原产于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后又引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外高加索地区;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忌干旱,怕涝,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常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中。

功能作用

一、药用价值

药材来源:块根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

大便清泄及有湿痰者不宜。

二、观赏价值

何首乌枝蔓修长,生长繁茂,可于墙垣、叠石之旁栽植,可供观赏

三、食用价值

何首乌在食疗方面可制成多种药膳及保健品

中药药方和食疗方

治疟疾 何首乌20g,甘草2g(小儿酌减)。每日1剂,浓煎2小时,分3次食前服用,连用2日。(《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4):31)

治足癣 生黄精、生何首乌各50g,轧碎,加入陈醋300g,连同容器置入60—80℃热水中,加温6—8小时后取出备用。每日先用淡盐水洗脚,早、中、晚各用棉 球蘸药醋涂搽患处1次。15日为1疗程,未愈可进行第2、第3疗程。(《中医杂志》1984,(9):29)

治瘰疬,或破或不破,以至下胸前者 用九真藤取其根,如鸡卵大,洗,生嚼常服;又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斗门方》)

治破伤血出 何首乌末敷之即止。(《卫生杂兴》)

治自汗不止:何首乌末,水调。封脐中。(《濒湖集简方》)

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何首乌二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粥饮调下一钱。(《圣惠方》)

治疥癣满身:何首乌、艾(艾叶)各等分,锉为末。上相度疮多少用药,并水煎令浓,盆内盛洗,甚解痛生肌。(《博济方》)

治瘰疬延蔓,寒热羸瘦,乃肝(经)郁火,久不治成劳:何首乌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法制,配夏枯草四两,土贝母、当归、香附各三两,川芎一两。共为末,炼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钱。(《本草汇言》)

治遍身疮肿痒痛:防风、苦参、何首乌、薄荷各等分。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酒各一半,共用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于避风处睡一觉。(《外科精要》何首乌散)

治气血俱虚,久疟不止:何首乌(自三钱以至一两,随轻重用之),当归二、三钱,人参三、五钱(或一两,随宜),陈皮二、三钱(大虚不必用),煨生姜三片 (多寒者用三、五钱)。水二钟,煎八分,于发前二、三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钟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景岳全书》何人饮)

治久疟阴虚,热多寒少,以此补而截之:何首乌,为末,鳖血为丸,黄豆大,辰砂(朱砂)为衣,临发,五更白汤送下二丸。(《赤水玄珠》何首乌丸)

治骨软风,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痒:首乌大而有花纹者,同牛膝(锉)各一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干,于木臼内捣末,蜜丸。每日空心食前酒下三五十丸。(《经验方》)

乌须发,壮筋骨,固精气:赤、白何首乌各一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暴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干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牛膝八两(去苗, 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当归八两(酒浸,晒),枸杞子八两(酒浸,晒),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 黑脂麻炒香,并忌铁器,石臼捣为末)。炼蜜和丸弹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温酒下,午时姜汤下,卧时盐汤下。其余并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 久服极验。(《积善堂经验方》七宝美髯丹)

内服:煎场,10~20g;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调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