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在非洲13国蔓延,世卫组织发布最新疫情通报
黄热病在非洲13国蔓延,世卫组织发布最新疫情通报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疾病暴发新闻显示,2023年初至2024年2月25日期间,非洲区域共有13个国家记录了可能和确诊的黄热病病例。虽然区域一级的总体风险被重新评估为中度,全球风险仍然较低,但由于有可能通过旅行继续传播以及邻近地区存在有传播能力的媒介,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监测。
形势概述
自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4年2月25日,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共有13个国家记录了可能和确诊的黄热病病例,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共和国、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南苏丹、多哥和乌干达。2023年的初步数据显示,病死率(CFR)为11%。虽然区域一级的总体风险被重新评估为中度,全球风险仍然较低,但由于有可能通过旅行继续传播以及邻近地区存在有传播能力的媒介,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监测。在白天叮咬的伊蚊在城市扩散也会大大增加传播风险,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导致迅速暴发。世卫组织领导的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秘书处协调了预防和应对工作,特别是在2023年,大大提高了疫苗接种覆盖率。通过预防性和反应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非洲约有6200万人接种了疫苗。此外,在苏丹的追赶运动中,约有400万人接种了黄热病疫苗。
疫情描述
自2023年初以来,截至2024年2月25日,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共有13个国家记录了可能和确诊的黄热病病例,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共和国、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南苏丹、多哥和乌干达。
2023年的初步数据显示,病死率(CFR)为11%,性别比为1.7(男:女)。病例的中位年龄为25岁,三分之二(69%)的病例年龄超过15岁。许多受影响国家的监测能力欠佳,数据支离破碎,与常规监测和临床系统的整合有限,缺乏标准化的病例定义,导致报告不足和死亡率上升。
在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截至2024年2月25日,共有8个国家(喀麦隆、乍得、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南苏丹)报告了活动性黄热病传播并确诊了黄热病病例(表1)。这些国家已启动应对规划活动。
乍得、加蓬、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多哥**目前正在等待黄热病实验室减斑中和试验(PRNT)阳性样本的最终分类。
喀麦隆: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认了三例黄热病病例,发生在截至2023年10月22日和11月13日的几周内。自截至2023年1月29日的一周起,该国在2023年全年持续录得疑似及确诊的黄热病病例。
乍得:2024年1月18日报告了一例血清检测呈阴性的黄热病PCR阳性病例,患者于2023年10月10日在Mayo-Kebbi Ouest地区的Léré区采样。
刚果共和国:有待国家卫生当局分类的病例。截至2024年2月并无进一步资料。
刚果民主共和国:2023年12月18日报告了1例黄热病PCR阳性病例,疫苗接种状况未知。此外,还记录了9例PRNT阳性病例,其中8例疫苗接种状况不明,1例的病历中缺乏信息。
几内亚:达喀尔巴斯德研究所(IPD)确认了三例黄热病PCR阳性病例。2023年10月17日和12月23日报告的三个病例分别是Faranah地区的一名6岁女性、Koundara卫生区的一名7岁男性(12月6日采集的样本)和Guiéckédou地区的一名60岁女性(12月15日采集的样本),代表了该国七个地区中的三个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和2021年Koundara卫生区确诊病例以来,不到三年的时间再次出现病例。
尼日尔:2024年1月第一周在塔瓦省塔瓦市报告了病例。截至2024年二月并无进一步资料。调查正在进行中。
尼日利亚:2024年1月在拉各斯州报告了一例黄热病PRNT阳性病例,患者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49岁男性。调查正在进行中。
南苏丹:在对病毒性出血热疑似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调查后,2023年12月24日报告了一例确诊的黄热病病例。该病例为一名24岁男性,表现为发热、吐血和黄疸。2024年2月2日又确认了两例病例。截至2024年2月12日,南苏丹共报告了64例符合当前黄热病疫情定义的病例,包括来自西赤道州10个县中6个县的61例疑似病例和3例确诊病例:延比奥县(33例)、恩扎拉县(9例)、坦布拉县(12例)、伊巴县(4例)、埃佐县(5例)和马里迪县(1例)。在61例疑似病例中,目前正在调查6例死亡的疑似病例。
图1. 2023年10月1日(EW40/2023)至2024年2月21日(EW8/2024)期间世卫组织非洲区域8个国家报告的确诊黄热病病例分布情况
表1. 根据2023年10月1日(EW40/2023)至2024年2月21日(EW8/2024)的区域参考实验室结果和分类会议产出对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各国报告的确诊黄热病病例进行分类。
脚注:
PRNT:减斑中和试验
RT-qPCR: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确诊病例:RT-qPCR结果为阳性的黄热病病毒感染确诊病例
-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期间,喀麦隆报告了来自该国所有10个地区的32例确诊病例,包括23例PRNT阳性和9例RT-PCR阳性病例。在6个PRNT阳性样本中,4个被排除。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的第8–38流行病学周期间,杜阿拉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有6例病例被归类为确诊病例。
¥ 不适用。
** 请注意,多哥的一个病例尚待分类。
多哥—EW5(2024年1月29日)—EW5期间,一名7岁女童因发热和黄疸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无其他症状。这名儿童五年前接种过黄热病疫苗,没有旅行史。实验室结果显示疟疾快速诊断测试结果呈阳性,她得到了相应的治疗。此外,她的黄热病PRNT结果为1/60。孩子完全从症状中恢复了过来。该病例正在等待卫生部的病例分类。
流行病学
黄热病是一种容易流行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由一种虫媒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和血蜱叮咬传播给人类。潜伏期在3至6天之间。很多人没有症状,出现症状时,最常见的是发烧、肌肉疼痛伴有明显的背痛、头痛、食欲不振和恶心或呕吐。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3到4天后消失。一小部分病例进展到中毒阶段,出现全身感染,累及肝脏和肾脏。这些患者可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高烧、腹痛伴呕吐、由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黄疸和黑色尿。口、鼻、眼或胃可能发生出血。大约一半症状严重的病例会在7-10天内死亡。
黄热病可以通过安全且负担得起的有效疫苗来预防。单剂黄热病疫苗足以针对黄热病提供持续的免疫力和终生保护。不需要进行强化疫苗接种。该疫苗在10天内可以为80-100%的接种疫苗者提供有效的免疫力,在30天内可以为99%以上的接种疫苗者提供有效的免疫力。
公共卫生应对
为了应对黄热病疫情,在几个领域组织了区域和国家公共卫生措施。
协调—各国已制定和推出旨在应对黄热病疫情的国家应对计划,重点是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和反应性疫苗接种运动。根据其战略,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秘书处领导了重大预防和反应性工作的协调,特别是在2023年,大大提高了疫苗接种覆盖率。在非洲,约有6200万人通过预防性大规模疫苗接种和反应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得到保护。此外,非洲约有1740万儿童通过常规免疫接种得到保护。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与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战略秘书处一起,正在支持各国努力预防和应对黄热病疫情。
监测—包括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几内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加大了努力,以加强其早期发现和监测病例的系统。这包括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以了解导致疫情暴发的因素,并进行免疫差距分析,以确定弱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工作。
病例管理和媒介控制—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加强了临床病例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并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还计划在确诊黄热病病例的城市地区开展媒介控制活动,以遏制进一步传播。
实验室检测—能力得到了显著加强。在一些国家,国家参考实验室加强了黄热病IgM检测和PCR诊断能力,并得到区域参考实验室的补充,以进行确证性检测。在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这种加强扩大到国家和区域两级。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运动是应对黄热病疫情的关键支柱。2023年,近6200万人根据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战略接种了疫苗。这包括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尼日利亚和乌干达通过预防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接种的5720万人,以及在中非共和国(姆巴基)、几内亚(达博拉区和丁吉拉耶)和尼日尔(加萨瓦)等地区通过反应性运动接种的686405人。此外,大约400万人在苏丹开展的追赶活动中接种了黄热病疫苗。国际协调小组提出的所有疫苗接种要求都得到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确保及时向受影响国家提供疫苗。
风险沟通和社区参与—这涉及有针对性的沟通策略,以提高对黄热病风险、预防措施和接种疫苗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针对难以接触到的人群,如游牧民、难民、林业工人和境内流离失所者。与这些社群的接触被列为优先事项,以确保全面了解黄热病的风险和接种疫苗的好处。
这个多层面的方法包括协调、监测、病例管理、加强实验室、疫苗接种、媒介控制和社区参与,强调应对黄热病暴发的公共卫生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采取了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但某些缺陷仍然存在。这包括可能会转移资源并延误应对工作的同时发生的疫情带来的挑战,以物流不足、样本收集情况不佳、诊断周转时间过长为特点的监测和实验室挑战,以及黄热病病例和ICG请求提交后反应性疫苗接种出现延误。
截至2024年3月4日,世卫组织正在向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南苏丹和多哥的国家卫生当局提供技术支持,以评估病例的最终分类。
世卫组织的风险评估
作为持续监测和应对传染病疫情工作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于2024年2月12日对黄热病进行了快速风险评估。这项工作旨在重新评估在开展过预防性疫苗接种运动和持续存在免疫差距的国家中再次暴发黄热病疫情的背景下目前发生多起黄热病疫情的区域风险,包括支持应对的能力(例如,技术能力、疫苗供应和疫苗接种运动、实验室和运营、支持和后勤)和为更有效和协调的应对措施提供建议的能力。
尽管在努力控制黄热病的传播,但基于在该地区观察到的几个促成因素,地区层面的总体风险被重新评估为中度:
整个地区正在发生的疫情数量稳定。
尽管近年来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通过预防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和反应性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来保护人口,但仍有小部分人口未接种疫苗。
在喀麦隆杜阿拉市等城市地区发现黄热病确诊病例,由于人口密度大和国际旅行联系,这些城市地区构成重大风险,但注意到相对较高的平均疫苗接种覆盖率减轻了风险
跨境传播的风险,特别是来自与邻国接壤的南苏丹的疫情。
某些地区的监测和实验室能力有限,可能导致延迟发现、低估疾病的程度和延迟作出反应。
在病例分类、调查和应对行动方面持续存在应对挑战,竞相发生的突发卫生事件加剧了这一挑战。
竞相发生的疫情使有效应对的能力受到限制,并且各种卫生危机同时出现,包括麻疹、脊髓灰质炎、猴痘、霍乱、白喉、戊型肝炎、拉沙热和登革热。粮食不安全、安全制约因素和复杂的人道主义局势等因素加剧了这些挑战。此外,公共卫生和医务人员负担过重,在处理其他突发卫生事件的同时还要处理多起并行的疫情。
社会经济因素、极度贫困和有限的资源分配都对有效控制疫情构成挑战。
虽然全球风险仍然较低,但由于有可能通过携带病毒的旅行者继续传播,以及邻近地区存在有传播能力的媒介,因此需要进行积极监测。
虽然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持续存在的挑战和漏洞突出表明,需要作出持续和协调的努力,以保护公众健康。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将持续下去,直到目前的疫情得到控制、黄热病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高水平并且人群免疫缺口得到弥合。病例输入到接种率不理想和持续存在人群免疫缺口的国家构成高风险,并可能危及为实现消除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世卫组织的建议
黄热病是一种疫苗可预防的蚊媒传播易流行疾病,由受感染的蚊子,特别是伊蚊和血蜱传播给人类。伊蚊(日食蚊)在城市中的扩散可显著增加传播风险,特别是在人口稠密地区,从而导致迅速暴发。
监测和协调:世卫组织强调积极监测、跨境协调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调查和检测疑似病例对于控制和预防疫情至关重要。建议加强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疫苗接种作为一级预防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黄热病的主要手段。世卫组织的全球消除黄热病流行战略优先考虑在报告黄热病的国家接种疫苗,将其纳入9个月及以上个人的常规免疫接种计划。往返有黄热病风险国家的旅行者需要提供疫苗接种证明,但有特定豁免。世卫组织支持通过常规计划和大规模疫苗接种运动扩大疫苗接种覆盖面,以提高社区免疫力。
国际旅行者指南:建议所有前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有黄热病传播风险的地区的9个月及以上国际旅行者接种疫苗。该疫苗被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提供终身保护。然而,对9个月以下婴儿、孕妇或哺乳期妇女的疫苗接种建议有所不同,提倡在权衡了益处和潜在风险后,在高风险情况下接种疫苗。
监管方面和疫苗有效性:根据《国际卫生条例》(《条例(2005)》),各国有权要求入境旅客提供接种黄热病疫苗的证明。国际疫苗接种或预防证书(ICVP)必须记录该疫苗接种情况,有效期贯穿接种者的一生。世卫组织批准的黄热病疫苗保证终身免疫,无需为国际旅行接种加强剂。
媒介控制和风险沟通:建议在城市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媒介控制,并采取一般性的避免蚊虫叮咬策略,以预防疾病传播。世卫组织敦促会员国向旅行者告知黄热病风险和预防措施以及在出现症状时立即就医。这种做法有助于防止通过受感染的旅行者建立当地传播循环。
国际旅行和贸易:世卫组织建议不要实施与黄热病有关的旅行或贸易限制。鼓励继续努力教育旅行者采取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
其他建议:鉴于黄热病传播的不断变化的性质,世卫组织建议会员国随时了解世卫组织国际旅行和健康网站上提供的最新信息和指南。鼓励地方卫生当局与世卫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攸关方密切合作,实施有效的黄热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高危人群的安全和福祉。
更多信息
可引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3月20日)。疾病暴发新闻;黄热病 - 非洲区域。可在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2-DON510上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