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性选举“变天”后,非洲最发达的“金砖国家”何去何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性选举“变天”后,非洲最发达的“金砖国家”何去何从?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www.guancha.cn/HuYuKun/2024_06_04_737015.shtml

2024年5月29日,南非举行了自1994年彻底终结种族隔离、启动民主转型以来的第七次大选。此次选举见证了30年未有的重大变局:长期稳定执政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得票率首次跌破50%,史无前例地丧失议会绝对多数地位。这一结果不仅反映了南非国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也折射出这个金砖国家面临的深层次挑战。

5月29日举行的南非大选,是该国自1994年彻底终结种族隔离、启动民主转型以来的第七次大选。经过70个政党和11名独立参选人的激烈角逐,该国见证了30年未有的一大变局。

从选举结果来看,长期稳定执政的“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ANC)得票率首次跌破50%以下,史无前例地丧失议会绝对多数地位,将不得不其它政党共享权力、组建联合政府。相比之下,前总统祖马支持的新政党“民族之矛”(MK)一鸣惊人,一跃成为第三大党。

就其它议会传统势力而言,最大反对党民主联盟(DA)、激进左翼的经济自由斗士党(EFF)、以祖鲁族为主的因塔卡自由党(IFP)各自的版图都没有明显变化,这意味着民主联盟牵头成立的竞选联盟“多党宪章”(MPC)无法实现其选前目标,即“取代非国大、另起炉灶联合执政”。

非国大的最大失利:新老总统之争的恶果?

非国大虽然保住了议会第一大党的地位,但无疑是本次大选的最大输家:相比于五年前的大选,其得票率暴跌超过17%,甚至没达到45%的心理底线;选票流失近360万,议席损失三分之一,连续六次大选单独过半的记录戛然而止,“后种族隔离时代”主导南非政坛的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非独立选举委员会2日正式公布2024年大选计票结果,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国民议会(议会下院)400个议席中的159席。

非国大“输麻了”,党内最大的失意者莫过于现任总统、非国大主席拉马福萨。在他执政期间的两次大选,非国大得票率先后跌破60%和50%,率创历史新低,早已令支持者和党内人士不满。本次大选后,拉马福萨进一步被视为非国大败选的“负资产”,要求他下台的呼声不绝于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反对者,莫过于他的前任祖马。去年12月,以祖鲁人民族主义和左翼民粹主义为底色的“民族之矛”党宣告成立,其成员大多为从非国大分裂出来的亲祖马势力,祖马本人也被视为该党事实上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该党成立之初,祖马一方面宣称自己要做非国大“终身党员”,另一方面却表示将在大选中票投“民族之矛”,拒绝支持拉马福萨领导下的非国大。

拉马福萨对此当然不会高兴。非国大迅速暂停了祖马的党员资格,二者公开撕破脸皮。投票日前一周,南非宪法法院采取司法行动,以2021年因藐视法庭罪被判处15个月的刑事监禁记录为由,裁定祖马没有参选资格(尽管印在选票纸上的祖马姓名与头像已经来不及撤下)。

拉马福萨(图左)与祖马(图右)/资料图来自路透

然而拉马福萨政府和非国大的种种“努力”,未能削弱“民族之矛”的支持率,后者最终以超过14%的得票率狂揽超过230万张选票——统计数字清楚地表明,非国大流失的选票大部分都被“民族之矛”(或者说祖马的支持者)分走。

尤其在祖马的家乡、祖鲁人聚居的夸祖鲁-纳塔尔省,“民族之矛”以约45%的得票率高居第一,而非国大沦为第三,继西开普省后丢掉了第二个省份的主导权。由此可见,非国大此次翻车的直接原因其实是一场“内讧”——前总统祖马与现总统拉马福萨的政治斗争。

二人不对付已有多年,早在2018年2月祖马被迫辞去总统一职,旋即遭到腐败、勒索、欺诈、洗钱、受贿等16项司法指控时,他便坚称这是拉马福萨主导的“政治迫害”。与此同时,两派势力在党内的路线和权力斗争愈演愈烈,祖马的司法调查与审判进程也时刻成为博弈的焦点。

2021年7月,夸祖鲁-纳塔尔省爆发了南非政治转型以来最严重的社会暴乱,街头抗议和“打砸抢烧”迅速蔓延到豪登省等全国多地,造成200多人死亡和数十亿兰特的经济损失。拉马福萨不点名地抨击了祖马势力,直指后者的支持者因不满祖马入狱,“煽动、策划协调”了这场暴乱。


2021年7月15日,南非前总统祖马被捕入狱后发生了大规模骚乱 图自IC photo

当然,只谈权力之争,无法解释过去十年非国大在选举中的“直线下滑”。数百万民众之所以不再支持该党,是因为他们早已不满政府的治理不善,尤其是严重的腐败、高企的贫困和失业率、惊人的犯罪问题。

单从宏观数据来看,南非的腐败问题在非洲国家不算严重。根据“透明国际”历年发布的清廉指数,南非处于全球中等水平,但腐败问题近五年来日益恶化,祖马家族、国家电力公司Eskom、军购项目的腐败丑闻便是典型案例。

南非政府在反腐问题上动作和声音都不小,甚至成立了国家反腐咨询委员会,但在公职部门的反腐工作中往往存在执行不力的现象。由于南非社会长期存在打击“吹哨人”的现象,超过四分之三的南非民众认为普通人举报腐败,会遭到打击报复。

腐败与南非的贫困、失业、治安混乱等问题相伴而生,因此尤为引发公众的愤怒情绪,“反腐”便成为各党派竞争选票的绝佳武器。

“金砖国家”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过去30年整体发展停滞不前,成为“高开低走”的典型。与此同时,南非又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基尼系数达到惊人的63。二元经济结构下,多数人只能在经济贡献微弱的低收入岗位谋生,贫困率超过50%,年轻人失业率冠绝全球(45%)。随着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南非犯罪现象频发,针对女性的恶意伤害更是日益严重。

南非民众(尤其是占人口80%的黑人)给了非国大30年时间,寄希望于后者能改变多数人的经济和民生处境,充分挖掘国家潜能,实现“国富民强”,结果事与愿违,这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可想而知——本次大选全国投票率降到30年最低的58.64%,可见有多少选民心灰意冷,以致于不愿出门投票。

加上反对党打出“拯救南非”的口号,围绕医疗、能源危机、腐败、土地问题、非法移民、治安、住房等议题猛攻非国大的软肋,多重因素共同导致非国大在“内忧外患”中遭遇惨痛失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