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排名第二失明元凶!控眼压防恶化!3大高风险族应定期检查
青光眼排名第二失明元凶!控眼压防恶化!3大高风险族应定期检查
青光眼是国人排名第二的失明原因,尤其青光眼初期无症状,但随着"雪球效应",晚期恶化速度会加速!根据健保数据库统计,全台青光眼患者人数逐年上升,2022年更已突破45万,5年成长22%!眼科医师提醒,青光眼有3大高风险族群,应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检查,包括视神经眼底检查、眼压检查、视野检查,才能避免错过早期治疗黄金期。
当心青光眼"雪球效应",恶化速度会加速
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理事长暨三军总医院青光眼专科主任吕大文指出,青光眼恶化速度如小雪球自山坡上滚下,初期缓慢但随着越滚越大,恶化速度就会加速,因此青光眼早期患者常"无感",且视野缺损通常从周边开始难以察觉,等到影响中央视野时,多半已进展到中后期,此时视神经可能已死亡50%,且恶化速度已加快,患者会感受到视野有如断崖式的大幅退步。若此时才积极治疗,能保有的视野将远少于早期积极治疗的患者。
青光眼除了面临失明恐惧,患者生活更是处处挑战。走路、阅读、开车等日常都可能因视野缺损发生意外。亚东纪念医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张珮瑤医师提醒,视野缺损虽不可逆,但当今青光眼治疗方式多元,目前除了眼药水,还有雷射、传统手术以及新興的微創支架手術等方式,鼓励患者可多与医师讨论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积极稳定治疗、维持良好作息,依然能享有与常人无异的生活品质。
眼压正常也可能青光眼!3大高风险族应定期检查
随着青光眼病情恶化,若未积极治疗,视野缺损扩大恐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研究指出,青光眼患者发生车祸风险高1.65倍,一年内跌倒的風險更高出常人2.3倍。呂大文醫師強調,許多患者以為"眼壓過高"才会青光眼,但亚洲85%为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意即患者眼压正常,但视神经仍逐渐萎縮,因此容易被忽略。建议高风险族群如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三高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等,皆应每年定期接受完整检查,包括视神经眼底检查、眼压检查、视野检查,才能避免错过早期治疗黄金期。
青光眼患者勿擅自停止治疗,避免加速失明危機
青光眼治疗第一线药物以眼药水为主,不过据台湾健保数据库追踪两年的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四分之三青光眼患者未持续使用药物。青光眼病友张先生分享,他使用眼药水治疗长达17年,由于药水种类多,且一天可能要点两到三次,因本身是不孕症医师,很容易因忙碌而忘记点药,长時間下來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僅能勉強維持視野。另外患者難以適應藥水副作用如乾眼症、眼睛紅癢等現象,也是擅自停藥常見原因。
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不可逆,擅自停药若眼压起伏将加速视野缺损。假使患者无法耐受眼药水副作用,或是眼药水眼压控制成效不佳,可考虑进一步採取雷射或手術治療。
由于青光眼初期没有明显症状,视野大多正常,因此患者常自行中断治疗,突然从门诊"消失",等到三、五年后才回到门诊,视野已经黑掉一块。张珮瑤医师表示,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不可逆,擅自停药若眼压起伏将加速视野缺损。假使患者无法耐受眼药水副作用,或是眼药水眼压控制成效不佳,可考虑进一步採取雷射或手術治療。
不过,多数患者对手术持有错误迷思,例如以为手术可恢复视野缺损,或是误會手术会导致失明而迟迟不敢治疗。张珮瑤医师强调,坏死的视神经无法再生,已丧失的视野也無法恢復,青光眼任何治療都只能延緩惡化速度。若患者確診時已是末期,本身的惡化速度就比較快,即使接受手術治療,僅能延緩,最终还是有可能失明;为避免视神经持续损伤,定期追蹤檢查,若控制不佳,及早接受进一步治療,才是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
目前有传统及新興的微創支架手術,新興的微創支架手術傷口小且組織破壞較少,可為病人在往後預留更多的治療選項,但每位患者適合的手術不同,微創支架手術並不見得適合每位病友。
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呼吁重视青光眼的预防与治疗。(图片提供/台湾青光眼关怀协会)
青光眼及早积极治疗,远离雪球效应
青光眼患者面对视力一点一滴丧失不免感到恐惧,也容易对治疗感到灰心。身為公司主管的病友魏先生分享13年治療經歷,表示他從以淚洗面到勇敢面對青光眼,是了解到青光眼无法治愈,所以更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不甘让青光眼局限人生的他更重拾运动兴趣,不只完成数场马拉松,去年更完成"一日北高"共360公里的骑乘挑战,今年还要再挑战单车环岛,他也藉自身经验鼓励其他病友积极治疗,别让青光眼影响工作与生活兴趣。
世界青光眼学会订定每年3月第二週為"世界青光眼週",远离青光眼雪球效应,关键在于"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积极治疗降眼压"。呂大文醫師与张珮瑤醫師共同鼓励病友,确诊青光眼並非世界末日,在医疗进步下,已可透过多元治疗方案,挑选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减缓视野缺损扩大,保有自己的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