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标变革,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新变化
英语新课标变革,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新变化
随着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全国小学及初中学生的英语教材迎来了全面修订。本次教材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新课标带来的主要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
以主题为主线的单元整体教学
新教材采用以主题为核心的整体教学设计,通过真实照片替代传统卡通插图,使教材风格更加贴近原版教材。这种设计注重问题引导,强调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词汇数量和阅读要求提高
新课标对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单词要求从800个增加到2100个,同时课时数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词汇。新教材不再过分强调语法,而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和策略,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课文题材也更加多样化,包括故事、科普、诗歌、文化等多个领域。
听说比例加大
新课标明确要求增加每周不少于30分钟的课外视听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口头转述、创编等,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在英语环境中的自信和流利度。这表明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将“自然拼读”纳入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元素的增加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中国文化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新课标在附录中特别增设了“部分重要节日名称、中国文化专有名词”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
内容结构化
新教材采用结构化教学方式,通过思维导图、时间轴、流程图、表格等多种工具,以任务链形式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写作能力要求提升
新教材注重读写结合,提供写作支架,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和经历,不再要求模式化写作。这种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能力。
新课改后的英语学习建议
扭转观念,学英语不是背单词、抠语法:真正学好英语的方法是去应用,听说读写一个不落。应该像学中文那样去学英语,而不是靠背单词,记语法。
校内课时有限,课外多下功夫:虽然教材和考试难度上去了,但校内一周两节课的课时,并没有增加。要想把英语学好,在课外就要多下功夫。比如尽早开始英语启蒙,让孩子开始适应原版路线的学习方式。同时坚持听说频次,大量输入,才能有所输出。
自然拼读,边读边练:自然拼读作为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学习英语的教学法。通过学习发音规则与拼读技巧,可以大大提升英语学习效率。跟着校内走,或者没有接触过自然拼读的,尽快开始学习自然拼读,在大量的阅读中去反复练习,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增加阅读储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