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降温御寒全攻略: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降温御寒全攻略: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23A07WHE00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如何正确御寒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介绍正确的御寒方法,并澄清一些常见的误区,帮助您在寒冷的季节保持健康。

秋冻有讲究,这三种情况需及时穿秋裤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降温,“硬扛”并不是明智之举。以下三种情况需要及时穿上秋裤:

  1. 最低气温低于10°C:进入深秋,尤其是寒露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此时应及时增添秋衣秋裤。

  2. 双腿冰凉:如果时常感觉双腿冰凉,特别是从户外回到室内后迟迟不能恢复到正常温度,就需要考虑穿秋裤了。

  3. 特殊人群需提前保暖:老年人、关节炎患者、体质较弱等人群应提早穿秋裤保暖。居住在气候湿冷地区的人群,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在开始降温时就穿上秋裤。

这些御寒误区,你中招了吗?

  1. 衣服穿得越多越紧越暖和:衣服的保暖性不仅与厚度有关,还取决于含气量和透气性。如果衣服穿得过紧过厚,不仅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还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扩散,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让人觉得更冷。此外,如果衣服过紧,时间久了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也会让人更冷。

  2. 吃火锅能保暖:阳盛、体质强壮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宜吃火锅,而四肢怕冷、畏寒的阳虚者则相对更适宜。相反,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火锅。

  3. 喝酒能御寒:喝酒时产生的温暖感觉并非是酒产生了热量。相反,体内的热量被快速带到身体表面后,更快地通过皮肤表面散发出去,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

  4. 电热毯通宵开:长时间开着电热毯加温,会增加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引发瘙痒甚至过敏等皮肤问题。此外,通宵长时间使用电热毯有低温烫伤的危险。建议睡前通电加热使被窝暖和后,最好关掉电源。同时应该注意多补充水分,并涂抹保湿润肤霜。

  5. 暖宝宝贴一天:暖宝宝不能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个位置,同样会有低温烫伤的危险。另外,皮肤热敏感度低的人群,如老人、糖尿病患者等不宜使用,儿童、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女性也都最好不要使用。

  6. 回家后立即用设备取暖:冬季手脚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如果立即用火炉等取暖设备取暖,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建议最好先轻轻揉搓,待手脚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后,再移到取暖器旁。

  7. 睡觉时蒙头可避寒:到了冬天夜晚温度低,有人睡觉时喜欢用被子蒙着头,但这样会把被子里浑浊的空气吸入体内,不仅达不到取暖和休息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头晕脑涨。

四个健康锦囊请收下

  1. 注意护心脑:气温急剧变化会让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负担。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患者务必注意保暖和规律作息。

  2. 肠胃莫受塞:天冷进食的高热量食物较多,肠胃负担重。加上寒冷容易引发消化道溃疡及消化不良,所以不要让肠胃处于高负荷运转的“脆弱”状态。

  3. 重点暖双脚:与其他部位相比,双脚更易受寒。寒冷天气,腿脚的保暖尤其要加强。袜子最好裹住脚踝。踏雪后可用热水泡泡脚。

  4. 饮食宜温补: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适当选择产热高和温补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红枣等。多吃蔬果,多饮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