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GDP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介绍GDP的定义及其三种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并重点说明中国采用的支出法及其组成部分。
GDP指标的定义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思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度量。这里,“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外国的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接轨。
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这样,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增强了中国经济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中国的GDP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GDP的计算方法
GDP的计算有下列三种方法:
- 支出法:GDP=居民总消费+企业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 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 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上述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在理论上,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是相等的。但是,在实际核算时,常有差异,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来进行调整。
关于支出法的说明
中国的GDP核算一般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值为标准。同时,采用另外两种方法进行核算,互相验证,以确保数字的准确性。
为此,关于计算GDP的支出法,我们再做如下说明:
GDP计算公式中的“居民总消费”不仅包括居民日常生活消费,而且包括餐饮、娱乐、旅游等消费。注意:居民的请客、送礼、在饭店吃饭、豪华宴会都产生GDP。
GDP计算公式中的“企业总投资”等于当年的净投资加上前一年的重置投资(即折旧)。
GDP计算公式中“政府购买”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国防、军队和警察的支出,党政机关的办公设备、办公费用和工资福利,教育经费,等等。但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保健、老年保障、农业补贴等,属于“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注意:豪华汽车、豪华办公桌椅、会议室和会堂的豪华设备都属于“办公设备”。公款请客、出国考察(实际上是旅游)等属于“办公费用”。这些支出都产生GDP。
GDP计算公式中“净出口”等于“总出口”值减去“总进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