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为健康加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减盐,为健康加分!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54060
盐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但过量摄入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却远高于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人均每日烹调用盐为9.3克。过多摄入食盐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胃壁保护减弱,甚至增加胃癌风险。高盐饮食还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引起骨质疏松。
食物中的隐性盐
除了烹调用盐,预包装食品,如加工鱼类、肉类、蔬菜、豆类等制品,以及方便食品、焙烤食品,调味品、预制菜、外卖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中也包含了盐。此外,天然食物(如粮谷、蔬菜、水果、肉、禽、鱼、蛋、豆等)中通常也含有一定量的盐。
预包装食品中钠含量≤120mg/100g(或100mL)的食品才是低盐(低钠)食品。
不同人群的减盐标准
在家庭餐桌上,每位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年龄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减盐标准:
- 幼儿期:2至3岁,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2克。
- 学前期:4至6岁,食盐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
- 学龄期:7至10岁,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4克。
- 青少年与成人:11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年人,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克以下。
- 慢性病患者:应更加注意减少食盐的摄入,每日摄盐控制量注意要比正常人更低一些。
减盐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在掌握日常每天的食盐个人用量基础上,每餐减少5%到10%的盐,适应2至6周后,再减少5%到10%,循序渐进,逐渐降低摄入量,最终达到每天“盐不过5”的目标。
减少5%至10%的烹调用盐并不会影响菜的口味哦!少一点盐,可以让我们尝到食物本来的鲜美。
家庭烹饪如何减盐?
- 合理选购食材
- 以低钠盐替换传统食盐
- 优先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蔬菜和水果,在不加或少加食盐的情况下它们依旧美味可口
- 留心那些预包装食品的配料表和营养标签,挑选钠含量较低的食品
- 检查调味品的含盐量,培养查看食品营养标签中“钠”含量的好习惯
- 减少购买酱菜、腌肉、蜜饯、罐头、膨化食品、挂面、面包和饼干等钠含量较高的食品
- 选购预制菜时,考虑食材、配料和加工方式,倾向于那些采用低盐烹调手法的菜肴
- 科学烹饪
- 使用限盐勺、限盐瓶等工具来控制盐的用量
- 善用葱、姜、蒜、辣椒、柠檬、香菇、芹菜、香菜等天然食材和调味料来增添风味
- 调整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少用红烧、酱爆等高盐方式
- 晚放盐好于早放盐
单位食堂、餐饮机构如何减盐?
- 个人点餐时主动“少盐”
- 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点外卖,都要记得主动要求“少盐”
- 多选择那些蒸煮、清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清淡口味菜品
- 优先选择菜单上标示低盐的菜品
- 食堂、餐饮机构主动减盐
- 单位食堂、餐饮机构除了在烹饪过程中参考家庭减盐技巧外,还可以这样来减盐:
- 积极主动创建营养健康食堂和营养健康餐厅
- 建立用盐登记制度
- 厨师接受低盐菜品制作的技能培训
- 标识菜品的盐含量
- 改良创新,提供低盐菜品
- 服务人员主动询问顾客是否有减盐需求
不管在哪里,每一餐都主动减盐,让每顿饭都吃得既开心又安心~
轻盐生活,健康每一步!
热门推荐
夏季手足口病高发,这些预防知识家长必知
深层解读波粒二象性,宇宙万物都是波?
冷知识:谁发明了扇子?最常见的折扇是舶来品?漫谈古代扇子文化
跑步的 10 大好处,真是说的太对了
打哈欠时间越久脑子越大?最新研究揭示打哈欠与大脑体积的关系
爱吃甜食和不吃甜食的人,谁更容易患癌?研究结果告诉你答案
如何从世界汽车品牌排行榜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
什么是臭氧:特点、用途、优点和应用建议
内分泌紊乱怎么治疗
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如何解开海上丝绸之路的谜团
育苗基质的配制方法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
白内障人工晶体会影响视力吗?专家详解手术效果与影响因素
渝昆高铁:西南大地上的区域协同新引擎
手机系统升级指南:提升体验与保障安全的必备知识和注意事项
虚拟主播:AI数字人在媒体行业的革新应用
《竹石》的创作背景探究
SSD固态硬盘安装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支气管镜活检多久出结果
小海鱼干怎么做才好吃?多种美味做法大揭秘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珽团队:自适应可重置微流控汗液贴片,实时监测脱水状态
Cu/low-k互连结构中的电迁移问题
全球央行政策分化加剧!
C罗和梅西谁是球王?深度解析两位足坛传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这类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分析?
二手房评估价怎么算,二手房评估价计算标准
土壤-植物营养-人体健康的关系
家的味道:梅菜扣肉的传统魅力与制作艺术!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湘潭槟榔产业:数百年传承与现代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