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定要大量输出:你不是文笔不好,是没有掌握1套方法论
写作一定要大量输出:你不是文笔不好,是没有掌握1套方法论
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对于许多写作者来说,如何提升文笔、写出优质内容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享一些实用的写作方法论:广泛阅读、刻意练习、勇于修改和寻求反馈。
广泛阅读,不断输入
让阅读成为你的日常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你的阅读一定是最高效的。多阅读,多关注10个,20个对标账号,每天看那些优秀的博主,他们的万+,10w+文章反复阅读,进行细致的拆解和分析。看看他们每天都写什么,什么样的标题会爆,什么样的主题,开头,框架,结尾,都是怎么样写的,先模仿,再超越。
除了阅读书籍,无论看剧,观影,刷手机……遇到好的观点,思路,案例,金句……随时跳出内容,这个观点好在哪,这个思路我也可以用,这个案例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时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内容创作者,输入的内容为我所用,一切即可写作,而不是让其他内容消费你,不能自拔。
公众号除了写文章,还涉及运营,用户思维等方面,在大量的输入中,你会遇见不同的思维,感受到其他内容创作者不同的视角和魅力。更重要的是,你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大师们的写作技巧,为自己的文笔注入新的活力。
《认知觉醒》一书中提到: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能从书籍中找到。文字带我们穿越时空与千百年前的顶级思想交流。输入的质量,决定着输出的质量。
刻意练习,不断进步
每天坚持写作练习。无论是日更还是隔日更,就是不断地极致重复,刻意练习,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薄弱环节。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来自于写的少,而期望过高,假如,你明确了本来需要写出几十万字,100篇,几百篇才能达到目标,就不会数据焦虑,也会自然屏蔽掉一些诱惑。
不要盲目的相信1万小时定律,前提是正确的练习,正所谓选择不对,努力白费,方向错了,越走越远。也不要报了一堆课,看了一堆书,却从来不写,以为听了,看了,理解了,就掌握了,真正写的时候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原来是自我感动自己。
只有不断打磨各项基本功,练好基本功,才能得到切实的成长。粥左罗曾说: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练习的次数=好文章。
勇于修改,不断打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海明威曾说:所有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好的作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打磨。
根据标题库,提前写好一天或几天的文章,当你写完一篇文章后,不妨先放一放,等过一段时间再回头看看。这时,你会以更加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对文章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有时修改完,自己读一遍时,还有不足,让队友审核一遍,还有不足。甚至发表后,还会发现问题,只要勇于修改,不断打磨,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
寻求反馈,不断迭代
反馈是提升文笔的重要途径。除了自我修改外,寻求他人的反馈将你的文章分享给朋友、家人或写作社群中的伙伴们。听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他们的视角可能与你不同,能为你提供宝贵的改进方向。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好文章的标准。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一定能够听得进各种声音,才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写作搭子,经常反馈,一起交流,才会不断进步。
能得到同行和粉丝的反馈,对于默默耕耘的写作者,是莫大的鼓励,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批评与指正。面对写作中随时反复出现的焦虑和问题,这是常态,要好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不断与各种问题角逐,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只有不断迭代与优化,才会使自己成长更快。
结语
不必羡慕他人的辉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真诚,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文字,必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文笔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掌握一套读写方法论——广泛阅读、刻意练习、勇于修改、寻求反馈,相信总有一天你会收获满满。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因为有人提早拥有而焦虑。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做过的事,写过的文,都是你种下的种子,他们各有花期,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