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史上最全侯姓来源大全,侯家人知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史上最全侯姓来源大全,侯家人知多少?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4/14/4738008_1127847629.shtml

侯姓作为中国北部最主要的姓氏之一,其历史渊源流长,涵盖了多个民族和历史时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侯姓的五大来源、发源地、始祖、祭祖活动以及郡望堂号等信息,带您深入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

侯氏起源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中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二
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云: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源流三
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侯奴氏、侯伏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字单姓“侯”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记载:“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史书中说他是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南乐县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今陕西白水县),简称为侯氏。《通志·氏族略》所记,鲜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为复姓“侯莫陈氏”,北魏孝文帝于494年迁都洛阳后,由于其后裔逐渐被汉族同化,于是将姓氏省略为单姓,将其改为侯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源流四
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他,他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孙共仲为侯氏。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源流五
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侯姓发源地

侯氏是中国北部最主要的姓氏,它最初发源于中国河北省。后来由于来自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满族”的融合,使中国侯姓具有汉族侯姓成员和满族侯姓成员。而从五胡乱华以来,侯氏就开始陆续往中国南部移居。不过直到现在,中国北部的侯氏仍然比中国南部的人数多。

侯氏始祖介绍

侯缗,即姬缗,华夏族,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晋国的国君,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之弟,晋国第十七任君主,在位26年至28年。

侯氏祭祖活动

为追根溯源、敬祖朝宗、倡导家风、启迪后人,2018戊戌年中华侯氏清明大祭于2018年4月3日在湖南安仁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千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庄严盛大,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积极影响、鼓舞了全国侯氏家族的士气。中华侯氏儿女将继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建功立业,扬我族威!

侯氏郡望堂号

郡望

上谷郡,战国燕时开始置郡,秦朝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

丹徒郡,秦朝时置丹徒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此支为上谷郡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为北魏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

堂号

“上谷堂”、“却币堂”、“救赵堂”、“勤慎堂”、“壮悔堂”等。

“却币堂”、“救赵堂”这两个堂号有共同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