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南京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南京市在实现经济复苏过程中,依托政策导向与高新技术,尤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南京江宁区在‘两新’政策实施一年以来,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在机器人制造业的转型创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南京市江宁区借力‘两新’政策,推动消费需求释放,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化生态。数据显示,2024年,受‘两新’政策影响,全区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达15.7%,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企业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与应变能力。
在这一波科技浪潮中,科远智慧科技集团作为南京地区的代表性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机器人产业的高效升级。在其电控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以其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可靠性,正成为现代生产线的核心力量。
据科远智慧的生产中心总经理乔熹介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多种新型辅助机器人,例如机器人排产员与质检员。前者不仅可以根据市场订单和生产实际进行动态排产,从而有效减少原材料的积压,还能提升生产线的整体运转效率。后者则通过快速的成像与检测技术,将合格率从80%提升至97%。这种人机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极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更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科远智慧的成功经验并非孤例,在江宁区,超过30家企业正致力于机器人产业链的构建,涵盖研发到生产的全环节。借助政策的鼓励与市场的推动,全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预计2025年生产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大规模的产能释放也刺激了招贤纳士的浪潮,科远智慧在今年已新招聘120名现场服务工程师,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与售后服务。副总裁赵文庆表示,面对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他们不仅增强了研发投入比例,预计将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11%。这种良性循环使得企业在创新与生产之间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推动产品的高端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南京的机器人产业正逢关键机遇期。结合政策与市场两大动力,企业应更加关注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创新方式,为今后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打下坚实基础。面向未来,南京的智能制造势必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成为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何借助智能化技术重塑工作与生活,将是每一个制造企业面对的核心命题。面对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只有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