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全球裁员图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全球裁员图鉴

引用
1
来源
1.
http://m.zhishishu.top/Article/index/99acdd64-35f7-4937-ab42-1450f0e95bc0

2024年,全球裁员潮仍在持续。从中国到全球,各行业在经济新周期、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艰难前行。"史上最大规模裁员"、"为期数年的降本计划"、"战略调整"——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公司新闻中,甚至一些行业巨头也未能幸免。本文将通过梳理汽车、技术、医疗、金融、游戏等9个行业的裁员动态,试图揭示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汽车

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首次实现年销量超1000万辆。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连续7个月超过50%——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稳定超越了传统燃油车。

但份额增长背后是残酷的竞争故事。新能源车企为了争夺市场启动价格战,结果就是,2024年以前,只有理想汽车做到了利润扭亏为盈,但由于新车型MEGA的市场表现不及预期,这家头部新能源车企收缩了销售服务运营、招聘团队和智驾团队,2024年"五一"后启动的裁员,人员优化比例达18%。行业迎来洗牌时刻,更多造车新势力的年度关键词是降薪、欠款、裁员、破产。极越汽车年末因"爆雷"而出圈,团队被创始人强行"就地解散"。曾在2022年夺得新势力车企销冠的哪吒汽车,3年内亏损超183亿元,2024年被曝裁员比例超70%。哪吒汽车官方随后否认,称70%的比例不实,但也承认,各部门会根据业务需要设置裁员比例。外资车企也被迫面对中国新能源车日趋凶猛的竞争势头,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员工数已相比2023年年底减少约2万人,裁员近14%。

2024年汽车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而传统燃油车的局势更加严峻:捷豹路虎的市场营销与售后服务机构裁员20%;保时捷中国虽然否认了裁员30%的传闻,但面对销量连续3年下滑的趋势,官方已确认2026年年底前将在华门店数从150家削减至100家。寒意传达到了更多的老牌汽车巨头:欧洲汽车业裁员潮来袭,大众汽车2030年前将在德国裁员超过3.5万人;日产汽车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9000人,并决定与本田合并,以建立与中国汽车企业对抗的"作战能力"。

科技

技术公司裁员潮持续到了2024年,但趋势已有所放缓。根据独立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的数据,继2022年和2023年大幅裁员后,2024年共计542家技术公司裁员超过15万人,公司数量同比下降54.6%,裁员人数同比下降42.3%。

生成式AI狂潮下,技术巨头重仓投入人工智能,削减其他业务开支,"边裁边招"重新整合资源。国内,字节跳动重建AI核心,大模型团队不惜重金挖人才。但另一方面,字节旗下的飞书在2024年裁员20%以收缩规模,节约开支;阿里巴巴启动"1+6+N"改革后,其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Cover Story有故事 数据底,员工数量半年内减少了6900人;网易游戏和传媒业务开启裁员,各业务裁员比例在10%至50%之间。不过,经历裁员后的各个互联网大厂,也在2024年年末给在职员工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涨薪福利。

2024年科技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跨国企业的在华业务则在进一步收缩:IBM 2024年彻底关闭中国的研发部门,而中国曾是I BM在美国本土以外业务架构最完善的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消费疲软,三星电子重点裁撤销售、营销和行政人员,部分海外部门裁员比例达30%,中国区域的销售团队削减了8%。

全球范围内的裁员潮也尚未停止:2025年伊始,微软宣布继续裁员不超过1%;Meta宣布裁员5%约3600人。企业已经开始用AI降本增效,Google裁撤广告销售部门的员工,用AI完成自动化流程。而错过人工智能风口的英特尔2024年裁员1.5万人——创下了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纪录。

医疗大健康

受带量采购政策影响,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市场份额收缩,裁员成为降本的重要措施。2024年,强生中国宣布裁员20%,主要涉及外科部门——强生的超声刀业务一度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根据强生的超声刀做模仿和创新。集采后,国产企业逐步占领市场。根据医装数胜数据,2024年强生在超声刀市场的份额下滑到了30%;默沙东中国的糖尿病业务也在裁员,但人数未知。该公司旗下的西格列汀、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用于治疗糖尿病,由于近两年专利保护到期,受到仿制药冲击,销售额已有萎缩。在中国市场,这两类药物已被列入国家第十批药品集采中选目录,默沙东中国将面临与其他仿制药企业的激烈价格竞争。

跨国药企也正通过裁员、削减产品管线、并购等方式展开战略调整。多家跨国药企在2027年前后都会面临药物专利保护到期。拜耳的原研药阿柏西普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到期时间为2025年。2030年,辉瑞有11款重要药物会失去专利保护。拜耳将研发重心集中在心血管疾病、肿瘤、免疫疾病以及神经学和罕见病等领域。辉瑞则宣布将专注于肿瘤领域的药物研发,并收购了ADC药物公司Seagen。

2024年金融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与之对应,拜耳2024年第一季度裁员约1500人,其中大部分为管理岗位,员工总数同比下降3.5%,此外还终止了4个研发项目;BMS在2024年一季报中称当年计划裁员6%,并表示将专注回报更高的项目,停止或外包了12个研发方案;因新冠疫苗研发收获千亿美元市值的辉瑞,并未明确透露裁员比例,但宣布将在40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基础上,到2027年年底再削减约15亿美元开支。而由于药企削减研发项目,为全球的医药公司提供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药明康德,交出了近5年以来最差的半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半年内裁员近3000人。

金融

由于整个资本市场受到更严密的监管,IPO阶段性收紧,券商的投行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一系列政策落实生效后,2024年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活动显著落后于2023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A股IPO数量为100家,同比下降68.05%;募资总额673.53亿元,同比降低81.11%。

国内市场,中金公司已裁员246人。头部券商"三中一华",即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的薪资总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2日,有登记资料的中国证券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3.2万人,较2023年年底减少1.89万人,年减幅为5.28%。

2024年游戏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4年实体零售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而全球市场,花旗银行在2023年第四季度亏损18亿美元,创下14年来最差季度业绩后,决定大规模重组、简化运营。2024年花旗银行宣布到2026年年底前裁员2万人,并在2025年1月宣布,经过去年的彻底改革,今年将进一步裁员。高利率和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投资银行活动放缓,并购、首次公开募股和其他对创收至关重要的交易随之减少,高盛在年度人才审查中裁掉了3%至4%的员工。

人工智能也在威胁银行业。彭博智能2025年1月发布的报告预测,随着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人工,全球银行业将在未来3到5年内裁掉20万个职位,后台、中台和运营部门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大。不过到2027年,人工智能推动生产率提高,银行的税前利润可能比原本高出12%至17%。

游戏

2024年,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出圈;乙女游戏《恋与深空》在2024年11月12日二次登顶苹果App Store中国区畅销总榜冠军。不过即使如此,游戏行业也没能绕过"裁员"这一关键词。在中国,腾讯旗下子公司拳头游戏裁员11%,主要针对《英雄联盟》项目团队,并宣称这是"公司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采取的必要措施"。

根据数据网站Game I ndustry Layoffs统计,2024年全球知名游戏公司共计裁员1.46万人,同比上升39%,索尼、育碧、EA均榜上有名。其中,裁员最多的是动视暴雪,这家公司刚被微软收购就遭遇了裁员,波及1900人,占微软游戏部门员工数约8%,占微软全球员工总数约1%。微软方面表示,微软游戏和动视暴雪的领导层"致力于以可持续的成本结构支持不断增长的业务"。与裁员消息同步披露的是动视暴雪总裁Mike Ybarra和首席设计官Allen Adham的离职。视频游戏软件提供商Unity也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削减25%的员工。这家开发出《炉石传说》《原神》等知名游戏的软件提供商,继2023年裁员后,仍在艰难求生。

2024年美妆护肤与奢侈品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4年服装鞋履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PC与主机游戏市场正在不断被移动端蚕食。根据游戏市场分析公司Newzoo的报告,2014年至2024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从814美元扩张到1877亿美元,主机游戏的市场占比却从33%下降到27.7%,手机游戏占比从26.7%上升到近50%。此外,自2022年起,全球游戏行业出现并购趋势,而大公司整合资源的同时,也在通过裁员等方式优化结构。

实体零售

据消费服务平台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至少有超过1.2万家门店宣布关闭,涵盖近千个品牌,包括大润发、沃尔玛、永辉超市、物美超市等大型商超的门店。

超市零售业正在缓慢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23年超市业态零售额第一次出现同比下降,而2024年1月至11月,超市业态零售额同比增长2. 6 %。2024 年,"调改"成为行业热点,永辉超市在2023年裁员10245人之后,2024年选择接受河南的区域零售商超胖东来的改造。

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2017年被阿里巴巴收购后,连续3年的业绩和归母净利润趋于停滞,同店销售增长率一度在2021年跌至-6.7%。2024年,大润发通过关店、裁员、更新业态等方式自救。高鑫零售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数已同比减少16%。接连闭店止损的同时,大润发也在拓展M会员店和中型超市两种新业态。最新财报显示,公司目前已扭亏为盈。2025年1月,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全部股权。

在海外,沃尔玛裁员数百人,鼓励小型办公室的员工集中迁移到更大的办公中心以削减成本。英国最大的食品零售商Sainsbury's宣布裁员1500人,Homebase和The Body Shop等大型连锁店倒闭。据英国《卫报》报道,2024年,近17万名英国商店工人失业。疫情后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通货膨胀、能源成本上涨、租金和营业费率等问题,都迫使零售商在2024年大幅度削减开支。

美妆护肤与奢侈品

2024年,高端美妆护肤品的生意并不好做。2022年和2023年,法国奢侈品巨头LVMH旗下的丝芙兰在中国市场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为挽救低迷的财务业绩,丝芙兰2024年启动人事调整:更换大中华区总经理、在中国区域裁员3%。不只丝芙兰,全球众多美妆巨头纷纷裁员降本。雅诗兰黛集团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利润恢复计划,裁员3%至5%,预计影响1800至3000人。资生堂在日本市场采取提前退休的方式,变相削减4%的员工;同时,它在中国市场强制要求一线员工换签劳动主体,以削减开支,转签主体涉及约1300名中国员工。全球快消品巨头联合利华宣布裁员7500人,并剥离冰淇淋业务,旨在今后3年节省大约8.7亿美元成本。

除了高端美妆护肤品,奢侈品也卖不动了。根据LVMH集团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国消费者曾经青睐的时装和皮具业务在报告期内同比下滑5%,该业务下包括路易威登、迪奥等品牌。这是该业务自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下滑,该季报也创下LVMH自2020年四季度以来最差业绩。来自英国的博柏利(Burberry)宣布在全球裁员约500人,因为该公司预计消费需求,特别是来自高消费游客的需求不会迅速复苏。

鞋履服饰

高通胀环境下,消费者正在减少衣服、鞋子等非必需品的支出。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服装公司发出警示:零售商正在减少批发渠道的订单量。为应对消费者支出放缓,耐克制定了未来3年节约20亿美元的计划,在人事调整方面的动作则愈发激进:2024年2月初宣布全球裁员2%;5个月后它在俄勒冈州削减的732个工作岗位中超过40%为公司高管,2024年9月换帅,召回了曾在耐克工作32年、已退休4年的Elliott Hill担任公司总裁及CEO。

2024年文娱行业裁员代表公司(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加拿大鹅也在2024年宣布总部将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17%,财报显示,除了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地区营收出现增长,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与此同时,加拿大鹅今后还要面对和波司登、SKYPEOPLE天空人等国产羽绒服品牌在高端羽绒服市场的竞争;牛仔裤品牌李维斯2024年开年即表示,由于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疲软,为控制成本,公司将于上半年裁员10%至15%,这也是该公司为期两年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文娱

2024年,全球电影市场仍未完全复苏。华特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宣布裁员14%,影响约175人,这是皮克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因为迪士尼缩减了原创流媒体剧集的开发规模。迪士尼前任首席执行官鲍勃·查佩克敦促公司的每个创意部门为流媒体服务平台Disney+制作独家内容,动画工作室因此雇用了更多员工创作原创剧集。但迪士尼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仍显示,传统电视业务收入与营业利润双降,Disney+订阅用户数比去年少了400万。查佩克的继任者罗伯特·艾格缩减了原创流媒体内容的支出,以期提高Disney+的盈利能力。未来,皮克斯将把重点重新放在故事片的创作上,其影片会先在影院放映,再通过Disney+在家庭中播放。

派拉蒙环球计划到2024年年底在美国裁员15%,预计为公司每年节省5亿美元的运营成本。此外,派拉蒙环球还宣布将关闭运营了11年的派拉蒙电视工作室,与该工作室合作的所有项目都将转移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室。派拉蒙表示,关闭电视工作室反映了电视和流媒体市场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公司精简业务的需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