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每年碳减排以亿吨计!一窥“以竹代塑”的环保性和中国成功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年碳减排以亿吨计!一窥“以竹代塑”的环保性和中国成功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54898.html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当务之急。而“以竹代塑”这一创新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降低碳排放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中国作为积极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在“以竹代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深入探讨“以竹代塑”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带来的巨大环境效益、对塑料制品市场的影响、在中国的发展机遇以及成功的应用案例。

“以竹代塑”与二氧化碳减排

据科学测算,如果全球每年使用 1 亿吨竹子替代聚氯乙烯产品,预计将减少约 6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惊人的数据充分彰显了竹子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巨大作用。

再看我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 1.97 亿吨、固碳 1.05 亿吨。而且,加工 1 吨竹材的碳排放仅为 30 千克,分别是钢材的 1/216、铝材的 1/220、水泥的 1/41、塑料的 1/19。这一组组对比鲜明的数据,无疑是竹子在环保领域优势的有力证明。

以四川省公共机构“以竹代塑”推广应用现场会为例,会场内外那随处可见的竹制桌牌、笔记本、嘉宾证、签字笔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以竹代塑”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这些小小的竹制品,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的落地,更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竹子替代塑料的实际效果。

“以竹代塑”的两种理解

“以竹代塑”这一概念,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深入解读。

其一,是用竹子制品直接、完全地代替塑料制品。

想象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卖店铺里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勺子,如果统统替换为环保、天然的竹制勺子,那将是怎样一幅景象?这种简单而直接的替代,若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普及,其对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不可估量。

其二,是用竹子制成塑料。

竹子本身具有令人惊叹的韧性,通过现代先进的加工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竹纤维。而这种竹纤维与传统的塑料纤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强大的韧性和出色的可塑性。

目前,已经有专业人员提出,未来可以将可降解的塑料原材料纤维和竹纤维进行巧妙地混合。这样的创新举措,既能充分兼顾环保需求,又能显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塑性。虽然这一技术在当下的前景尚不完全明朗,但它无疑为未来的材料科学领域开辟了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蓝海。

“以竹代塑”带来的中国机遇

中国,早在 2008 年就极具前瞻性地推出了禁塑令,并随后和国际竹藤组织达成了意义深远的以竹代塑贸易合作协议。预计最早在 2025 年,将初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旗帜鲜明地展示了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坚定决心,更为国内相关产业开启了一扇通往蓬勃发展的大门。

首先,“以竹代塑”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有力地推动了竹子种植产业的迅速崛起。竹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生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能够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充足的原材料。随着“以竹代塑”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竹子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整个产业链也将不断完善和升级。

其次,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宏观调控就像一座稳定的灯塔,为竹子制品的价格指引着方向,使其能够在一个合理、稳定的范围内波动。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健康与有序,更能让消费者放心地选择环保的竹子制品,从而进一步推动“以竹代塑”理念的普及和应用。

此外,“以竹代塑”的广泛推广,如同一场无声的号角,激励着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勇立潮头。这一过程,将促使企业在材料研发、生产工艺优化等方面不断突破,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显著提高中国在环保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以竹代塑”的成功应用案例

宜宾市

四川宜宾,这座素有“产竹大市”美誉的城市,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将“以竹代塑”作为竹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行全竹利用的产业模式。在这里,竹浆纸(竹纤维)、竹地板、竹炭、竹质包装材料、竹质家具(文具)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形成了一条完整且丰富的产业链。

目前,宜宾市现有的竹加工企业多达 408 家,其中竹产业规(限)上企业 76 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宜宾市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同步承办了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不仅提升了宜宾在竹产业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为国内外的竹产业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兴文县

兴文县,这片竹林繁茂的土地,面积超过 52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 53.58%,拥有着“中国四季鲜笋之乡”“中国巨黄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等众多美誉。近年来,兴文县精心打造了楠竹、方竹、纸浆竹 3 大类 10 万亩级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了 8 个省级现代竹林示范基地和 1 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更为令人瞩目的是,兴文县成功培育出全国唯一的杂交竹良种“兴文巨黄竹”,“兴文方竹笋”“兴文罗汉笋”也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从数据上看,2018 - 2023 年,兴文县楠竹年产量由 150 万根大幅增加到 420 万根,纸浆竹由 13.5 万吨猛增到 30 万吨,农民人均竹产业纯收入从 1900 元迅速提升到 4200 元。这些显著的增长,不仅体现了兴文县在竹产业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更彰显了“以竹代塑”理念在当地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龙泉市

龙泉市作为浙江省第二大毛竹产区,共有林地 393.41 万亩,其中竹林 61 万亩,总立竹量 9600 万株,年产竹材 1800 万株,发展“以竹代塑”潜力巨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后,龙泉市积极引导竹木企业抢占“以竹代塑”新赛道,推出优强培育计划,建立企业梯队培养机制,重点支持竹缠绕建材、餐具、工艺品等扩产增效,完善全产业链。

龙泉市还积极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整合资源开展竹产业技术攻关和合作,加大新材料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其中亿龙竹木公司成功研发了防腐防霉阻燃剂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特种竹材,不仅实现了“以竹代塑”创新实践,还成功打开了欧美、中东等国际市场,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唯嘉竹木有限公司也将重心转到“以竹代塑”新赛道,自主研发整套竹材热弯成型工艺,开发了多种竹产品。

结语

“以竹代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环保举措,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还为中国的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成功的应用案例可以看出,“以竹代塑”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推动“以竹代塑”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