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你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会找什么样的伴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你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会找什么样的伴侣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2542365_121996516

你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你会找什么样的伴侣。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再选这样的伴侣。如果时间倒流,也许我能找到更适合的人!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似乎我们总是在和以前的“影像”纠缠,无论是前任还是某些性格特征,都在不断影响我们未来的选择。

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我们童年经历的一切,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进而决定我们选择伴侣的标准。无论你承认与否,父母的影像一直在我们心中投下了深深的阴影,塑造了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认知。那么,父母如何影响我们对伴侣的选择呢?

父母给予我们的缺失,最终会出现在我们伴侣身上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过类似的感觉: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关爱和支持,而我却常常觉得自己被忽视?如果我们童年时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心灵上就会留下空缺。为了弥补这个空缺,我们往往会将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转化为对伴侣的期待,甚至是理想化。

比如,《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她的父母一直偏爱男孩,对她疏远冷淡。长大后,她对伴侣的要求也就变得特别强烈,期待另一半能给她充足的关爱和经济上的保障。这种“缺失补偿”在她选择伴侣时无形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尽管她自己可能并不清楚这一点。

所以,无论你如何选择,父母没有满足的需求,可能会迫使你选择与父母关系中相似或缺失的伴侣。这种无意识的选择,注定了你会再次走向相似的感情困境。

我们模仿父母,或者完全反感他们的方式

“我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像爸爸一样的男人!”或“我永远不会嫁给像我父亲那样的男人!”这些话,不少人都曾说过。我们的父母不仅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伴侣的选择。

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父母的亲密关系或许让你潜意识里向往与之相似的伴侣。就像演员杨紫,她曾多次表达过,希望找到一个像父亲一样关心、爱护自己的男人。这种父母给予的安全感和爱,是她择偶标准的内在基础。

而反过来,如果你曾目睹父母的感情裂痕,或者因为父母的行为遭遇过伤害,那么你可能会下定决心,永远不想再走父母那条路。徐静蕾便曾公开表示,自己从来不想嫁给像父亲那样的男人。父母关系中的痛苦会深深烙印在孩子的心里,影响他们未来的选择。

但我们不能单凭表面来判断,如果父母的感情不幸,孩子也不一定会重复他们的错误。很多时候,我们对父母感情的认知是片面的,尤其是当我们只是从表面现象来评判时。了解自己,审视自己,才是更为重要的择偶法则。

父母对待感情的态度,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

我们的父母如何对待感情,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争执与磨合,都会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在电影《囧妈》中,徐峥所饰演的徐伊万与母亲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母亲的强势与控制欲使得徐伊万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完美”伴侣的执着,试图将妻子塑造成他心中理想的样子。

而现实中的我们,也许会因为父母的行为模式,在亲密关系中做出类似的选择。喜欢操控、强势控制的伴侣,可能会让我们想起父母的影像。反过来,我们也可能选择与父母截然不同的伴侣,但同样带着某种情感需求。这种对父母影响的复制,可能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重复父母的旧模式。

总结

亲密关系的选择,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它更是源自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与伤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伴侣的选择。或许,我们不自觉地选择了类似的伴侣,或许,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但无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学会独立审视自己,才是我们能够找到真正适合的伴侣的第一步。正如《亲密关系》一书所指出的,亲密关系不仅仅是关于爱和选择,更是关于成长与觉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