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入梦来-《不老梦》&《锦鲤抄》歌词相似性分析
锦鲤入梦来-《不老梦》&《锦鲤抄》歌词相似性分析
之前在写《不老梦》的赏析时,发现《锦鲤抄》和《不老梦》这两首歌句子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概是由于这两首歌的词作曲作以及编曲等大致相同。这次我们将挑一些这两首歌中内涵相近甚至某种意义上相同的歌词重点对比赏析。
看不清楚图没关系,图中每对歌词都会再下文赏析时再以文字形式引用
目录
一、以筝为誓的所有来世
二、悲欢天中的浮生梦境
三、不忍勘破的许多执念
四、历史传说的悲剧因果
五、总结
红色字体:《不老梦》歌词及其分析
蓝色字体:《锦鲤抄》歌词及其分析
一、以筝为誓的所有来世
A《不老梦》:“来世再漱月鸣筝 也许还能道声久别珍重”
B.《锦鲤抄》:“如果来生太远寄不到诺言 ”
A句是媗在今生无望的境遇下,对来世重逢景象的想象。
B句是锦鲤妖为救浅溪消失后,浅溪追忆那段时光时对来生的感叹。
(注:这里我认为“来生”是指浅溪两人在来生重逢的愿望,而不是浅溪在今生找不到已经一番轮回的锦鲤妖)
首先来看对整句语气影响最强的一对词“也许”和“如果”。
“也许”的语气怀疑遮掩,在原歌词“求不得”的主题下,“也许”就几乎约等于“不可能;媗深知来世虚无,天意捉弄,就算有来世,今生对来世的美好期望很难真正的在来世实现。
而“如果”则暗示了这句是浅溪对“来生”的假定——其对来生的认识就是“太远”;和媗一样,浅溪同样不在来生寄予过多的期望。所以,在该语境下,“也许”和“如果”都是指向一厢情愿的不可能。
其次观察句子核心部分:A句是“来世和你道珍重”,B句是“来生寄诺言给你”。都有寄语传情的意思在。“诺言”和“珍重”,表达的相知程度不同,但无论如何,都指向来世重逢的结果。(最后这里我的语言不太精准,还请不拘泥于字句,意会即可)
因此,结合上文的解释,我认为这两句话共同有“很难期望在来生相逢”的含义,都隐含了主人公对过往的错过和不圆满的痛心,以及对未来、来世的消极看法。
二、悲欢天中的浮生梦境
A《不老梦》:“唯有亘古寒峰 能安葬浮生 至死不渝的一场梦”
B.《锦鲤抄》:“老去的当年 水色天边 有谁将悲欢收殓
A句描写的是不老坟所处的寂冷环境
B句写的是浅溪在回忆故事结束时的心理和环境
首先指出“悲欢”和“浮生”在此处都是代表过去那一段故事,是对过往故事的总述。举些具体的句子:“我看尽了所有悲欢”≈“我看尽了所有离合”≈“我走尽了这段浮生”≈“我耗尽了所有时光”。观察可知,像“悲欢”“离合”“浮生”“时光”“岁月”“过往”这种词大多都指代一段有特殊意义的时间或都是一段深情的故事,意思基本相同。
接着我们分析“悲欢”和“浮生”前的这组动词“收殓”和“安葬”:
“安葬”是指这段凄美故事和感情随着媗的死亡而被埋葬。
而“收殓”则是锦鲤妖死后,没有人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故事。
这两个词语都指故事的消散终止,也都含有死亡的意味在,和文中两位主人公结局相符。
然后请观察“唯有亘古寒峰”和”“有谁”这几个有关“安葬”和“收殓”这两个动作的短语。对于“唯有亘古寒峰”,由于前文已经说媗炽烈的情感可以“裂山海 堕苍穹”。那么世间一般的山峰是无法安葬这样炽烈的情感的(文案“终南有坟”只是身葬于终南,而非情),这种去处就好比“蓬莱”“桃源”,只存在于想象,世间是“没有亘古寒峰”的。
而“有谁”这种表达,结合中国传统诗歌语境和这首歌要表达的情感来看,是“难有谁”,也就是“无谁”,就好像“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中的“有谁”一样,其实是否定的表达。
因此,我认为,这两句话都十分接近“在此之后,没有什么能够诠释这一个凄美故事”的含义,都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悲剧色彩。
三、不忍勘破的许多执念
A.《不老梦》“舍不得勘破”
B.《锦鲤抄》“不如学着放下许多执念”
A句是媗“宁愿折心沐火”也要去“求”的表述
B句是浅溪假设“来生太远”后的得出的结论
“勘破”是指透过虚假的表面认清真相。媗始终不相信“求不得”的结局
而对“放下许多执念”来说,“执念”微贬,大多指顽固的错误的看法。“放下执念”就是摒弃成见,接受真相。但浅溪始终想“再看一眼”,再寄一段言,续一段缘。
“舍不得”,就像常说的“舍不得走”“舍不得放下”一样,是一种主观对客观的强烈抵触,但其实已经落入无可奈何的境遇,。结合前文,此时媗内心早已“勘破”,只是她在此时还是不愿意认清,不愿意放下
“学着放下”也是暗示当前还是处在放不下的状态
因此我认为,这两段歌词都有“不愿但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含义,其中的主人公都处在是否接受现实,接受命运的临界点上,都表达了人物内心的纠结。
四、历史传说的悲剧因果
从这两个故事构造悲剧的方法来看——
“卸去人间妆红”“只剩别离”
“最后一眼”“原来诀别”
媗到“卸去人间妆红”才“终于读懂”,而浅溪在“燃尽时间”的“最后一眼”才终于相逢;“熬尽”才“倾城","相逢“就”诀别”。这两种恰好的错过,都算一种宿命的悲哀。
五、总结
其实上述两首歌歌词的相似性,暗示了两首歌相似的情感内核和故事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可供学习的模版:我们可以观察这些相同和差异,了解到创作时哪些是比较核心的准则,比较关键的构造,而哪些是可以灵活处理的部分,可供我们自由发挥。
同时希望通过分析这两篇优秀歌词,能在充斥网络的各类千篇一律和离经叛道的古风歌词之间,获得一个既新又正的创作思路。
歌词来自:
网易云 银临/云の泣《锦鲤抄》 http://163cn.tv/p3N9Z4D
网易云 银临《不老梦》http://163cn.tv/p3Nw8AF